南极熊导读:比亚迪仰望U9X以496.2km/h的极速登顶全球汽车极速榜首,这一成绩背后是一场汽车制造技术的革命,金属3D打印立了大功。
![]()
△部分网友对 仰望U9X的评价。隐隐约约让南极熊看到,在高价格的汽车型号,其实是可以用得起金属3D打印的![]()
南极熊获悉,2025年10月30日,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仰望研究院院长杨峰发布长文,首次系统阐释了仰望U9X车身3D打印技术的研发历程,称此举为“面向未来制造范式的突破性探索”。
在追求整车极限速度与极致操控性的道路上,仰望团队选择了金属3D打印技术作为突破口,实现了车身的高度结构自由度与集成化,打造出具有赛道级刚度、极致碰撞安全和行业领先轻量化系数的车身。
01 3D打印技术:从航空航天驶入汽车赛道
在仰望U9X的制造中,3D打印技术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团队以航空航天领域轻量化材料为研究蓝本,定制化开发了高强度铝合金。
![]()
△图片来自仰望汽车 杨峰
这种材料的屈服强度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3倍,完美平衡了轻量化与结构性能的矛盾。
杨峰指出,“我们做了整个前舱和后舱的3D打印,把车的整个性能提升了一个档次,并且把重量减下来”。
这一数字在传统轻量化手段已臻极限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02 核心技术:超维蜂巢与微米级精度
研发过程中,仰望团队首创“多维曲面参数化建模技术”,攻克了复杂自由曲面连续过渡难题。
![]()
![]()
△图片来自仰望汽车杨峰
这项技术实现了航空航天级拓扑优化结构——全球首发的Printing HyperCell超维蜂巢技术。
超维蜂巢技术通过空腔与筋条的协同加强,在同等重量下较实心结构扭转刚度提升超200%。这种结构模仿鸟骨生物力学原理,将不承力区域完全镂空,大幅降低壁厚。
在制造精度上,团队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实现0.03mm级微米精度打印。通过工艺参数动态补偿算法,解决大尺寸薄壁结构热变形难题,确保车身关键安装面公差≤0.1mm。这一精度达到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制造等级。
03 性能表现:极速下的操控革命
3D打印车身为仰望U9X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性能优势。整车超强的扭转刚度,使3D打印车身在400km/h+极速过弯时,动态响应实现大幅提升。
超自由化的3D打印车身结构完美匹配并高效串联各系统,实现了整车的深度耦合,极大提升了赛道级操控稳定性。
![]()
![]()
△图片来自仰望汽车杨峰
04 战略布局:比亚迪的制造范式变革
南极熊记得,今年3月的时候, 比亚迪在2024年的财报中透露,公司已经实现了3D打印机的量产。
在比亚迪董事长的致辞当中,提到了两大核心板块业务,包括汽车业务和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而在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当中提到了3D打印机,2024年“比亚迪3D打印机、AI服务器于年内实现量产”。这对3D打印行业来讲可是一个大消息,因为此前并未有相关的信息透露,突然就宣布已经实现了3D打印机量产。
![]()
![]()
目前,比亚迪并未发布自有品牌的3D打印机,南极熊猜测,很可能是由3D打印机厂商是找比亚迪来代工的。
05 行业影响:制造范式的突破性探索
凭借材料-结构-工艺的系统性突破,U9X车身在欧洲车身大会斩获中国品牌唯一奖项,并以评审团最高分获得国际权威认可。
这一突破不仅验证了航空航天级制造工艺在汽车领域的工程可行性,更为后续航空航天技术的车规化应用开辟了创新路径。
比亚迪此次主动公开3D打印技术的大量应用细节,在国内汽车厂商中尚属首次。这一举动可能推动整个行业加速采用增材制造技术。随着技术成熟,3D打印有望进一步渗透至电池、电机等核心组件制造。
U9X项目为后续其他车型的3D打印应用积累了经验。仰望团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3D打印不仅仅是制造技术的更新,更是汽车设计理念的颠覆。仰望U9X的3D打印车身技术,使整车减重高达100公斤,这在传统制造工艺已趋极限的背景下堪称突破。
随着一体化压铸和3D打印技术的结合,汽车制造业的智能化、轻量化革命已经加速“打印”成型。比亚迪此次公开3D打印技术细节,不仅是技术自信的体现,更可能是中国汽车制造业范式变革的宣言。
南极熊洞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