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看了眼墙上的日历,又是新一个月的开启,11月来了,同时这天还是农历的九月十二,在我的印象当中,老辈人特别喜欢用九月的天气来预测,冬季的一个气候,比如说,今日九月十二,就有“冷不冷,就看九月十二”的一个说法,那么怎么看?2025年冬天会很冷吗?
![]()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农历的九月份,古人为啥喜欢用来预测天气,而且是否真的有一定的道理?
农历的九月,恰好是农忙结束的一个时间,而且这个时候也是秋冬彻底转换、冬季寒气初步显现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气温高低,还有降水多寡,都会反映出大气环流的一个状况,如果气温偏低、霜冻来的比较早,那么北方冷空气就会比较的强势,那么冬季就会寒冷而漫长,如果九月气温偏高,那么暖湿气流仍占据主导,冬天相对来讲,可能就会比较的暖和。
而且在我们当地还有一句农谚“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的说法,而这两个日子,恰巧又都是在九月当中,所以古人用九月来预兆冬天的一个天气,其实也是观察到,这个时候冷空气变得更加的频繁。
冷不冷,就看九月十二
今日是农历的九月十二,我们都说九月是古人最喜欢用来预测天气的,那么也并非是整个九月都会拿来用,会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比如一些重大的节日,像重阳节之类的,还有就是像二十四节气一样,比如立冬,当然还有一种日子,也会经历拿来讲,那就是干支历的甲日。
![]()
所谓的甲日,就是天干带甲的日子,它一共会有六个,分别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日,而九月十二就是甲戌,俗语有“久雨久晴,且看换甲”,说的就是甲日对后续的天气的一个影响。
“甲日晴,十日晴,甲日雨,十日雨”,意思就是在甲日如果出现下雨的一个情况,后续出现下雨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了九月的天气对于整个冬季的天气的一个影响,如果说天气比较的寒冷,那么冬季就会更加的寒冷,而且比较的漫长,反之,天气比较暖和,那么冬季就会温暖。
![]()
我们当地,今天是出现了大晴天,而且温度在20度左右,那么按照农谚的说法,是相对比较的暖和,那么也就意味着冬季不会过于的寒冷。
这个是古人对天气的一个预测,通常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片面性,但其实,从我们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讲,它却仍然有着指导的一个意义存在,而且和我们现在预测的也基本出现了吻合。
![]()
根据气象台发布的一个预测,预计2025年冬季(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我国全国气温以接近常年同期到偏暖为主。也就是说,今年可能会出现一个暖冬,但是也要注意的是,气候的一个复杂性,在全球气候偏暖的背景下,气温出现波动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阶段性的强降温还有寒潮天气,都值得我们去警惕。
![]()
在笔者看来,随着当下大环境的一个改变,全球气候变暖,冬季的气候也变得更加的复杂化,虽然今年冬季,整体上会出现偏暖的一个情况,但是仍然面临着阶段性的强降温的一个天气,所以我们要注意调整好生活作息,及时的增减衣物,还要注意防寒保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