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神舟二十一号成功上天,带上去的航天员里有一位特殊角色——他不仅是太空人,还是位正带着研究生的导师。这下可好,一个有趣的话题在地面上传开了:导师都在天上了,每周的课题组组会还开不开?
![]()
要搁以前,这绝对是个玩笑话。但现在,这还真成了个值得认真讨论的事。中国的空间站已经进入了常态化运营阶段,航天员在轨驻留半年成了家常便饭。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身兼科研与教学任务的专家进入太空。他们在天上搞研究,地面的学生自然不能放羊。
![]()
你别说,这事现在真能解决。天地通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视频会议系统稳定可靠。导师完全可以在空间站里开着摄像头,听地面的学生汇报实验进展、讨论数据。说不定,这种“天地组会”还能激发新的研究灵感——毕竟导师的视角,可是在400公里高的太空。
![]()
这件事背后,其实透露出一个更深层的变化:太空生活正在从“特殊任务”变成“常态工作”。当航天员在天上不仅能做实验,还能正常指导学生、处理日常事务时,才真正说明我们的太空时代到来了。
想想也挺有意思:以后的研究生们互相打听,“你们导师在哪开会?”“我们导师啊,在空间站里。”这画面,以前只在科幻片里见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