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形势在不断变化,我党的政策也在不断变化。1948年时为应对大规模作战,西北、中原、华东、东北都组建了野战军指挥机构(华北只是野战兵团)。
当时东北野战军无论武器装备还是人员配置都最为豪华,下辖12个纵队,纵队司令员大部分也都以能打出名。
像1纵李天佑、2纵刘震、3纵韩先楚、10纵梁兴初、12纵钟伟等等,都有非常经典的战绩。
野战军首长对麾下态度就一个:你能打我就用,你打得好我就表扬,但如果关键时刻掉链子,那就别怪我严厉批评。
锦州战役时,8纵的表现有些不及预期,林总为此数次发火,甚至中央都点名批评,为何如此?当时8纵到底犯了什么错?
![]()
说起来8纵的部队成分以及司令员人选这两项,跟东北的最高指挥机构都没有磨合好。8纵是由原冀热辽地方部队升级成野战军的,冀热辽本隶属晋察冀军区,跟随聂荣臻作战。
但1947年3月张家口被傅作义攻占后,冀热察辽这一大块就很难跟晋察冀联络,因此在中央的协调下,划归东北军区领导。
从根本上看,冀热察辽的部队跟首批出关的部队就不是那么亲近,换句话说,并非一个“山头”的。
8纵司令员原是黄永胜,但他进入东北后就紧靠野战军首长,不太配合冀热察辽老部队。
因此冀热察辽分局书记程子华、委员李运昌等人很不满,要求撤换黄永胜,改由冀热察军区司令员段苏权接任。
![]()
段苏权的经历非常波折,他最初在湘赣苏区任职,1934年10月担任过红二方面军黔东独立师政委,这支部队为掩护主力向湘西挺进,大部分都牺牲了。
段苏权本人身负重伤逃过一劫,经历无数辛酸后,辗转回到家乡生活数年。期间他无数次想重新归队,奈何没有音讯。
直到1937年9月从因伤离开队伍的同乡谭毛苟处得知组织所在地,随即马上动身去往山西太原八路军办事处。
巧的是,当时太原八路军办事处的负责人正是段苏权的老领导任弼时,任见到他时特别惊讶:段苏权,方面军党代会已经给你开过追悼会了,没想到你还活着。
![]()
重返革命的段苏权先是在延安学习了一段时间,1940年开始调到晋察冀军区平北军分区任职,解放战争初期是冀热察军区司令员。
从他的履历就能看得出来,在到达东北之前跟林总是没有什么来往的,而程子华、李运昌等人强烈要求撤换黄永胜,也让林总感到不快。
出于团结,林总答应把黄换成段,但内心对段的印象自然好不起来。
罗荣桓是政治思想工作的负责人,既然变动无可避免,那就要把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所以他亲自到八纵去视察,跟八纵政委、副司令员、参谋长、师长们一一谈话,让他们发挥集体作用,团结在新司令员段苏权身边,配合打好仗。
![]()
然而,在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时,八纵接连出现几次问题,段苏权还因此成了被批评最多的纵队司令员。
攻锦是8纵首次参与的大型攻坚战,清扫外围时,八纵接到野战军司令部的命令,让他们迅速占领锦州机场。
当时锦州有两个机场,一个在靠近金家屯的城北,但废弃很长时间未用了。一个在靠近小岭子的城西北,国军仍在使用。
而八纵当时在东北方向,离废弃机场比较近,段苏权想到九纵在新机场附近,野司应该不会舍近求远,便谨慎回电:报告首长,两个机场,要我占领哪个?
![]()
野司参谋长刘亚楼看后火了,转而给九纵下令打机场,这一来一回耽误的时间,让国军趁机空降两个团的兵力。
虽然九纵最终顺利将机场攻占,敌人的空降未影响到大局,但毛主席知道后还是生气地致电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大军作战,军令应加严,八、九两纵耽误两天封锁机场,应予批评。
事后开会时,林总和刘亚楼都严厉批了八纵,刘亚楼还问段苏权:废弃的机场需要打吗?你们八纵吃饭是用鼻子吃,还是用嘴巴吃?
段苏权感觉很委屈,当天回去在日记中写道:此事应引起严重警惕,切勿在执行任务中乱提意见,应老老实实执行,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
后来打小紫荆山时,8纵又出现纰漏。麾下的68团攻克阵地后伤亡很大,指挥官就下令暂时休整,主要火力装备也撤了下去。
结果此时敌人援兵到达,一番激战后阵地又被夺了去。段苏权听说后非常惊讶,因为先前机场被批评一事,他心里有些阴影,就想着拿下阵地再上报。
只是国军为振奋军心,在广播里大肆宣扬在小紫荆山击溃共军云云,正好被我方电台监听到了。一开始野司还不相信,以为是敌人故意宣传,结果一查,小紫荆山真的丢了。
林总本来准备让刘亚楼去处理,罗帅把这个任务揽了下来,他亲自跑到八纵督战,一个多小时后小紫荆山再度被拿下。
战后68团团长、副团长被撤职,负责警戒的连长被军法处置,如果不是罗帅出面,可能段苏权也要受责罚。
![]()
当锦州外围清扫干净后,林总把段苏权叫到司令部,一开始段苏权以为自己又要挨批,内心惶恐,没想到林总见面后先是拿了把黄豆让段苏权吃。
林总不喜与人打交道,给上一把黄豆,已算是亲近之举,因此段苏权很惊讶。
半晌过后林总开口:知道为什么要批评你们吗?段苏权有些惭愧:小紫荆山出了问题,应该受批评。
林总却摇头:点名批评你们,并不只是警告你,还在警告其他的纵队,你们虽然受了两次的批评,但也得到了两面锦旗,一面“顽强守备”,一面“顽强歼敌”,分别是大紫荆山和北大营的战斗中获得的,我没说错吧?
段苏权没想到林总这么关注自己,顿时大为感动,刚想说些什么,林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抚。
![]()
随后林总不再说已经过去的事,开始布置接下来的总攻任务。
林总的安排是2纵、3纵由北向南并肩突击,7纵、9纵及最善攻坚的6纵17师,以南向北攻击,8纵则是由东向西攻击。
城东是敌人防备最严密之处,这番布置,就是让8纵去啃硬骨头,锻炼出他们的战斗意志。林总说:你们8纵的任务就是钳制敌人,挨的炮弹越多,任务也就完成得越好。
战斗开始前,8纵召开内部会议,有干部就提议将突破口选在城东北角,这样靠近2纵和3纵,能得到有效支援。
可段苏权否决了,即便这个方案对8纵最有利,但会难以起到钳制效果,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中纺工厂方向进攻。
![]()
总攻前一天,8纵为迷惑敌人,独自发起进攻,当天的战斗非常激烈,从凌晨打到下午四点才抢占预定阵地,8纵伤亡惨重,68团副团长张俊岚牺牲。
不过因为8纵的悍勇,锦州守将范汉杰误以为东城就是我军的主攻方向,于是将大量部队、武器调到东城,8纵的作战目的达到了。
1948年14日10时,总攻开始,其他各方向都有炮火支援,进展顺利,但8纵这边陷入了苦战。
敌人的重武器大多在东城,且还有很多碉堡,而8纵只有5门大口径山炮,要攻坚只能靠近距离爆破,所以打得非常困难。
在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么一个情景:当晚毛主席夜不能寐,周总理问:“主席,看什么呢?”毛主席:“锦州。”毛主席:“10点半还没突进去,是哪个部队?”周恩来:“8纵,这个问题,你都问了五遍了。”
![]()
现实情况也差不多,战至当晚11时,8纵的7个团才攻入城内,一直打到范汉杰的指挥部。
在整个攻锦之战,8纵牺牲六千多人,吸引敌人近一半的火力,为其他方向破锦做出巨大贡献,但在战后会议上,林总再次批评8纵,说8纵是组织纪律性差、战斗作风不好。
段苏权没有争辩,政委邱会作却大倒苦水,直言八纵的牺牲这么大,吃了大亏还要受这么大的委屈。
最终是罗帅出来说了句公道话,表扬8纵打得很英勇,尤其是总攻前的佯攻非常出彩,打乱敌人的部署,为胜利作出贡献。
辽沈战役后,段苏权被调任为东北军区作战处处长,被降职,后来还是新任的东北军区司令员高某看重,段苏权职务才重新提升。
![]()
对于辽沈战役,段苏权内心始终是有想法的,到了晚年一有机会他就会宣传8纵。别人问他为何要这么说,他回答:8纵在东北牺牲6000多人,不讲讲,到时候不好见他们。
他的经历属于高开低走,18岁时当上黔东独立师政委,红军的师政委1955年却只是少将,老上级任弼时的夫人陈踪瑛都为他鸣过不平:
长征路上,我们己为段苏权同志举行过一次追悼会,可他没死,拖着打碎了的脚又爬回部队,他那时就是独立师的政委了。唉,他这辈子,受过不少委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