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菜板:刻着烟火的 “刀痕本”二、床头凳:载着温柔的 “小驿站”三、木置物架:晒着回忆的 “小窗台”
![]()
我家厨房的菜板是松木的,六年前在老家集市上挑的,当时卖菜板的大爷说 “松木软和,切菜不崩刀”,现在果然没让人失望 —— 表面的木纹里嵌着洗不掉的油星,像撒了把碎芝麻,刀痕密得能数出几十道:深的是妈妈切排骨时,攥着刀使劲压出来的,当时骨头太硬,菜板都跟着 “咚咚” 响;浅的是我切番茄、黄瓜划的,汁水顺着刀痕渗进去,干了就留下淡淡的印子;还有几道歪歪扭扭的浅痕,是孩子去年学着切胡萝卜弄的,他踮着脚抓着儿童小刀,半天切不开一块,反而在菜板上划了好几道 “小横线”,还得意地举着刀说 “这是给胡萝卜画的跑道,让它跑快点”。
菜板左上角有块硬币大的浅褐色印子,是去年冬天做梅干菜扣肉时,我把调好的酱油碗放在上面,没注意碗底漏了,酱油渗进木头里留下的。当时我急得用洗洁精擦半天,反而越擦越明显,妈妈却笑着说 “这印子是好兆头,说明咱家菜香,渗进木头里都散不了”,后来每次切菜看到,都能想起当时满屋的酱香,连隔壁邻居都来问 “你们家做啥好吃的呢”。菜板背面更热闹,贴着孩子从幼儿园带回来的小贴纸,有圆滚滚的小熊、绿油油的胡萝卜,还有他用笔写的 “妈妈我爱你”,字写得东倒西歪,有的笔画还连在一起,贴纸边角都卷了边,有的还翘起来一点,他却不让撕,每次擦菜板都要叮嘱 “小心点,别碰掉我的贴纸,菜板会孤单的”。
妈妈每次用完菜板,都会用热水浇一遍,再撒点粗盐擦一擦,说 “盐能除菌,还能让菜板不裂”,现在菜板边缘确实没怎么裂,只是多了些盐粒留下的白印子。上个月妈妈来做饭,刚拿起菜板就笑:“这菜板比以前沉了不少,全是油和日子的劲儿,你看这刀痕,都快成咱家的‘吃饭日记’了。” 我摸着菜板粗糙的表面,指尖蹭过那些深浅不一的刀痕,突然觉得,这些不是磨损,是一家人顿顿不落的烟火,是妈妈记挂的温饱,是孩子的调皮,每一道刀痕里都藏着日子的甜,怎么也舍不得换。
卧室的床头凳是实木的,颜色有点发暗,是妈妈当年陪嫁的老家具,凳面边缘磨得发毛,是我常年蹭着换鞋蹭的 —— 每天早上穿拖鞋,晚上换睡衣,脚总在凳边蹭来蹭去,久而久之就磨出了一圈浅痕。凳面中间有个指甲盖大的小坑,是孩子小时候爬上来玩,不小心把玩具车掉在上面砸的,当时他吓得快哭了,我赶紧说 “没事,这坑就当小熊的小窝”,现在每次放衣服,我都会特意把睡衣搭在小坑上,像给它盖了层小被子。
床头凳上总放着几样固定的东西,像约定好一样:我的老花镜(镜腿松了,每次戴都要先用手指捏紧镜腿,不然会滑下来)、爸爸的睡前书(是本旧小说,书角卷得厉害,第 56 页还夹着孩子做的纸星星,他说 “爸爸看书累了,看到星星就不困了”)、还有孩子的小玩偶 —— 是只洗得发白的小熊,耳朵上还缝着块小补丁,他说 “小熊要陪爸妈睡觉,不然你们会孤单的”,所以每天晚上,小熊都会被放在凳角,早上再被孩子抱回他的房间。
冬天的时候,妈妈会在凳面上铺块毛线垫,是她亲手织的,浅灰色的,上面有小小的花纹,说 “冬天凳子凉,垫着暖和”。有次我感冒发烧,半夜想喝水,摸黑起床时,脚不小心碰到床头凳,心里却一下子踏实了 —— 知道它就在这儿,像个默默守着的小驿站。爸爸听到动静,起来给我倒水,把水杯放在床头凳上,说 “慢点喝,凳子上有垫儿,别碰着凉”。我摸着温热的水杯,看着凳上的老花镜、旧书和小熊,突然觉得,这小小的床头凳载着的不是衣服、杯子,是一家人的温柔 —— 是妈妈织垫子的细心,是爸爸递水杯的体贴,是孩子放小熊的天真,暖暖的,很安心。
![]()
阳台的木置物架是爸爸用旧木板做的,三年前家里阳台空着,他就从楼下废品站找了几块旧木板,又找了些钉子,在家敲敲打打了一下午,做了这个三层置物架。木板之间留着一指宽的缝隙,能漏下灰尘,却很结实,爸爸还刷了层清漆,现在漆皮掉了不少,露出里面的木头本色,阳光照在上面,能看到木头的纹理,像老人手上的皱纹。
最上层摆着妈妈种的多肉,有玉露、观音莲,叶片胖乎乎的,花盆是个旧搪瓷杯 —— 是我小时候用的,杯身上印的小兔子都掉漆了,只剩下个模糊的轮廓,妈妈说 “废物利用,搪瓷杯不漏水,种多肉刚好”,杯子旁边还放着个小石子,是孩子捡的,说 “给多肉当小伙伴,不然它会寂寞的”。中层放着孩子的小风筝,去年春天在公园放风筝时,线断了,风筝飘到树上,爸爸爬上去才够下来,翅膀有点破了,孩子却舍不得扔,非要放在置物架上,说 “让风筝晒晒太阳,等明年春天再飞”,风筝旁边还放着个小线轴,上面缠着剩下的线。
最下层摆着爸爸的旧收音机,是他年轻时攒钱买的,现在早就坏了,只能发出 “滋滋” 的响,他却舍不得扔,说 “这是我当年听新闻、听戏曲的宝贝,留着看看也好”。有时候爸爸会坐在阳台的小椅子上,假装用收音机听天气预报,逗孩子开心:“收音机说啦,明天晴天,能去公园放风筝。” 孩子信以为真,每次都兴奋地跑去收拾风筝。前几天秋天,妈妈还在最下层晒了些柿子干,用竹筛装着,孩子总偷偷拿一两块吃,留下的小碎屑落在木板缝里,妈妈笑着用小刷子扫,说 “这置物架不仅能放东西,还能晒零食,真是个好帮手”。
我看着置物架上的多肉、风筝、旧收音机和柿子干,阳光从阳台照进来,落在木板上,暖暖的。突然觉得,这旧置物架晒着的不是东西,是一家人的回忆 —— 是妈妈种多肉的耐心,是孩子盼着放风筝的期待,是爸爸留着旧收音机的念想,是慢慢悠悠的日子,怎么也晒不够,满是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