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国货将出现在免税店的货架上,与国际大牌同台竞技,中国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海淘”全球好物。
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宣布自 2025年11月1日起对免税店政策进行全方位优化。
此次政策调整从国产品进店销售、扩大经营品类、放宽审批权限和完善便利化措施四个方面入手,旨在进一步发挥免税店政策在提振消费、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和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方面的作用。
一、政策内容亮点
免税店政策的这次“升级”涉及多个方面的重大调整。在 支持国产品销售方面,通知明确鼓励免税店加大国产商品采购力度,对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的国内商品,实行“视同出口”政策,退(免)增值税、消费税。
同时,政策要求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用于销售国产品的经营面积 原则上不少于其经营面积的四分之一,为国产品提供了更多展示空间。
在扩大经营品类方面,通知新增了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便于携带的热销商品,进一步丰富旅客的购物选择。
审批流程也将大幅简化。政策下放了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等审批权限至省级部门,并优化了免税店经营面积确定方式,给予地方更多自主权。
二、国产品迎历史机遇
本次政策调整的最大亮点在于为国产品进入免税渠道扫清了障碍。新规通过“ 视同出口”的税收创新,打通了国产品进入免税店的“任督二脉”。
以往,免税店几乎等同于国际大牌卖场,国产品难以跻身其中。新政策实施后,这一局面将彻底改变。更多老字号产品、文创产品、非遗产品等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优质产品将进入免税店销售。
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看来,这不仅是对中国制造的品牌赋能,更是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关键落子。国货商品以免税形式销售,既能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也是推动中国产品和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三、消费体验全面提升
免税店政策的“升级”不仅体现在商品种类和国货比例上,更反映在消费体验的全面优化上。通知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提供 网上预订服务,允许旅客提前选购商品。
同时,政策创新性地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旅客在机场、港口等出入境口岸购物时间紧张的问题,让免税购物更加从容便捷。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杨劲松指出,便利化水平的提高是提升免税店对海外消费者吸引力的重要举措。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就需要从产品源头到售后予以充分保障。
随着政策落地,旅客将能更加便利地在免税店买到更多优质特色国内商品和国际热销商品,免税购物体验将迎来显著提升。
四、影响与意义
免税店政策的这次完善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对消费者而言,品类的丰富与预订服务的优化将进一步提升购物体验,国货免税价更具吸引力。
对产业端来说,国产品退(免)税政策能够降低经营成本,推动优质国货借免税渠道扩大影响力,同时吸引国际品牌加码布局。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表示,免税店政策调整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的产品、文创走出去,同时也是让附着在产品上的中国“软实力”走出去。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这一政策与过去中国实施的一系列免签等制度型开放举措一脉相承,旨在让海外游客不仅能饱览中国的山河秀美,也能从中国购买各类消费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指出,本次完善免税店政策是加强免税店政策顶层设计、完善管理的重要举措,有望进一步加大免税店对出入境旅客购物消费的吸引力。
政策实施后,旅客将发现免税店里的 中国品牌专柜悄然变多,从老字号产品到最新科技国货,从文创产品到非遗工艺品,更多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优质产品将亮相免税店。
随着政策落地,我国免税店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预计到2026年,国产品在免税店的销售占比有望从当前的15%提升至35%以上,年销售额或增加400亿元。
免税店不再只是国际大牌的秀场,更将成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关注我,投资路上多一双眼睛,少几道伤疤。若看到满眼错误,是我错了;若觉得都是对的,更是我错了。可不信不可全信,取舍由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