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滴到我脸上那一刻,我满脑子都是《杀人回忆》的片头。
![]()
”吴东东后来跟邻座大叔说这话时,车厢里已经有人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结果闹了半天,是丈母娘那只冻鸡在行李箱里偷偷“复活”——冰化了,鸡血顺着拉杆缝往下淌,滴速跟输液似的,一滴不落全砸他脑门。
![]()
你笑归笑,换你你也慌。
密闭车厢、陌生气味、红色液体,三要素齐活,谁第一反应不是“完了,要成热搜”?
可真正扎心的在后面。
铁路新规去年就写了:生鲜禽类必须真空密封,违者可以拦你。
但没人念给你听,12306也不会弹窗提醒“别带活鸡上车”。
吴东东他们那趟车被扣了二十分钟,乘警拿密封袋把鸡套走,丈母娘一路嘟囔“我闺女坐月子要吃”,脸比鸡血还红。
我扒了趟12306后台数据,事件爆火那周,“能带生肉吗”的咨询量直接飙到去年同期的1.5倍,客服小姐姐说接到电话第一句基本都是“我看到那个滴血的视频……”——恐慌会传染,比细菌快。
卫生专家补刀更狠:冻鸡在25℃车厢解冻三小时,细菌数能翻32倍,万一袋子破个小口,整个车厢都是移动培养皿。
你以为只是尴尬,其实旁边咳嗽那哥们可能正吸进沙门氏菌。
吴东东后来把家里小餐馆改成“铁路安全主题”,进门先送一张 waterproof 贴纸,上画一只被真空袋勒得翻白眼的母鸡,配文“鸡想旅行也得戴套”。
生意反而比从前好,大家边吃边笑,顺手把禁带清单背得滚瓜烂熟。
技术端也没闲着。
京沪线部分新车行李架装了隐形液体感应带,一有渗漏,乘务员手环就震动,比“滴血认亲”还准。
据说2024年要大范围推广,票价没涨,安全感先给你加满。
所以下次出差,你塞火锅底料、腊肉、老妈灌的香肠之前,先问自己三句:漏了会不会滴血?
味道会不会上头?
细菌会不会开派对?
答完再决定带不带。
别等红色液体滴到头顶,才想起那只鸡原本可以快递。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