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鹤岗是无数买房人的梦想地,手中有五万元就能轻轻松松实现安家梦!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在这里买房的人,绝大多数都“后悔”!
![]()
因为他们发现,鹤岗除了能满足买房这个梦想,实现不了对生活的保证。
有的网友买房不到一年就“后悔”了!花3万买的房子,赔8000元也要卖房。
那当初抢到的“香饽饽”,为何成为“陷阱”了呢?
![]()
2019年,当"鹤岗5万一套房"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无数被高房价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仿佛看到了曙光。
他们从北上广深奔赴这座东北小城,怀揣着用几年积蓄就能实现"房产自由"的梦想。
![]()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令人措手不及。
来自广东的"小黄"就是追梦者之一。
![]()
他花了4万元在鹤岗安家,找到月薪3000元的工作,本以为开启了"躺平"人生。
直到寒冬来临,这个南方小伙才真正领教了什么是彻骨之寒。
即便室内温暖如春,每次出门都成了一场生死考验。
![]()
对严寒的恐惧最终战胜了安家的喜悦,他连夜辞职,头也不回地飞回了广东。
同样从上海来到鹤岗的"小杨和小苏"夫妻,则经历了另一种失落。
![]()
这里物价虽低,但月入3000元与在上海时的收入相去甚远,更让他们难以忍受的是生活方式的巨变:想吃的餐厅要驱车数公里,外卖选择寥寥无几,周末的娱乐活动几乎为零。
就业困难导致他们夫妇俩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路程远,也非常不方便。
![]()
就连非远程工作者也面临职业发展停滞。
而鹤岗本地的岗位有限,薪资大约在1800-2000元,这种工资连供暖也不够。
![]()
鹤岗供暖费还是非常高昂,一年最低2000元,有一些老旧的小区还要面临额外的装修费,而这些装修费还常常超过房价。
曾经习以为常的城市便利,在这里都成了奢望。
![]()
这些年轻人的经历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低房价无法弥补气候不适、收入锐减和生活配套缺失带来的困境。
当新鲜感褪去,留下的只有“后悔”!
![]()
当年轻人纷纷逃离鹤岗时,这座城市却为另两类人打开了理想生活的大门。
他们不仅在这里安居乐业,更是将"白菜价"房子住出了"黄金级"的幸福感。
![]()
来自山西的退休教师陈老师夫妇是"银发族"的代表,退休后自驾游来到鹤岗,立刻被这里"一城山水半城园"的环境吸引。
![]()
森林覆盖率47%的生态优势,远超城市的空气质量,让老两口当即决定在此安家。
他们以极低价格购入房产,过上了精致养老生活,每日散步爬山,探访周边景区,享受慢节奏的退休时光。
![]()
更妙的是,他们采取"候鸟式"生活方式,冬季南下海南避寒,完美化解了气候难题。
一群"键盘侠"——自媒体创业者们在这里找到了事业乐土。
![]()
快手主播王佳菲就是个典型,她将团队从广州整体迁至鹤岗,算了一笔明白账。
在广东两个月的房租,足够在这里买下一套房,同样工作量,上海需要月薪7000元聘请的员工,这里4000元就能找到优秀人才。
![]()
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对电商直播的大力支持:免费提供场地和库房,各部门高效配合选品,让她的月收入不降反升,稳定在4万元以上。
这两类人的成功,揭示了一个共同秘诀:他们的收入都不依赖本地经济体系。
![]()
退休金和线上事业让他们摆脱了地域限制,从而能纯粹享受这里的低成本和生活品质。
![]()
当鸡西153元/㎡的房价刷新认知时,这串数字背后,其实是一部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史。
理解这套"白菜价"房子,就要先读懂它所依存的这片土地。
鸡西与鹤岗,这对"难兄难弟"同属我国的"石墨之都"。
![]()
曾几何时,这里因矿而兴,煤矿和石墨矿的开采让城市一度繁荣。
但随着资源枯竭与国家宏观调控,往日的辉煌渐渐落幕。
![]()
本地居民开始向中心城市迁移,留下大片位于偏远矿区的老旧住宅。
这些房子远离市区,配套薄弱,电梯、物业等服务缺失,逐渐沦为"被遗忘的角落"。
![]()
对这些空置房产的业主而言,房子早已不是资产,而是负担。
即便无人居住,每年的物业费、暖气费等固定支出依然需要缴纳。
![]()
年限一长,这笔持续流出的费用足以让房主下定决心:哪怕低价抛售,也要及时"止损"。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你低我更低"的竞争态势,房价一路探底。
![]()
更深层次看,这种现象也折射出房产属性的根本转变。
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房子的投资属性正在弱化,居住属性回归主流。
![]()
加上未来可能实施的房产税、遗产税,持有过多房产的隐形成本正在显现,这让许多家庭选择放弃这些"鸡肋"资产。
![]()
当看到"1万元一套房"的惊人报价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错过这村没这店"。
但在掏出钱包之前,不妨先冷静下来,算清这几笔比房价更重要的人生账。
![]()
首先要算的是"生活适应账"。
广东小伙小黄用4万元在鹤岗圆了住房梦,却低估了东北严寒的威力。
![]()
在彻骨寒冷面前,他最终选择弃房返乡,这笔账提醒我们:气候适应不是小事,它直接决定了你能否在一个地方长久生活。
![]()
其次要算的是"就业收入账"。
从上海到鹤岗的小杨夫妇发现,虽然房价低了,但收入也断崖式下跌。
月入3000元与在上海时相比差距悬殊,更别说职业发展空间了。
![]()
更要算的是"生活配套账",便捷的外卖、丰富的娱乐、优质的教育医疗——这些在大城市习以为常的配套,在偏远矿区可能都是奢望。
就像小杨夫妇感受到的,生活便利性的落差远比房价差异更影响生活质量。
![]()
最后还要算一笔"未来变现账"。
如今用1万元买入的房子,将来能否顺利转手?会不会成为新的"负资产"?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
你对此有啥说的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