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埃等国斡旋达成的加沙停火协议生效仅三周后,局势于10月28日再度失控。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晚召开紧急内阁会议后,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违反停火协议为由,下令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
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打破了短暂的和平,加沙卫生部证实,截至29日傍晚已有104人遇难,其中包括46名儿童,另有200余人受伤,人道主义局势再度恶化。
![]()
![]()
以军方面透露,此次军事行动的直接导火索是当天下午发生在加沙南部拉法地区的袭击事件。驻拉法的以军部队遭遇武装人员突袭,一名士兵当场阵亡。
以军高层强调,拉法作为以军在加沙的关键控制区域,此次袭击明显违反了10月8日达成的停火协议中"双方停火并保持军事克制"的核心条款。
内塔尼亚胡在政府声明中表态,以色列"绝不对针对军人的恐怖袭击姑息迁就",但未直接提及空袭造成的平民伤亡。
哈马斯随即发表声明否认与拉法袭击事件有关,坚称该组织"始终严格遵守停火承诺"。声明反指以军长期在加沙边境实施挑衅,并列举以军阻碍人道救援物资进入北部难民营等行为,要求卡塔尔、埃及等调解方对以色列施压,制止其"破坏停火的危险行径"。
加沙民防部门提供的现场画面显示,空袭目标涵盖难民帐篷区、居民区及一家小型医院,多栋建筑在轰炸中坍塌,救援人员在废墟中连夜搜救幸存者。以军则回应称,空袭精准打击了"哈马斯武器库、指挥点等数十个恐怖目标",对平民伤亡表示"遗憾"。
![]()
作为关键调解方的美国迅速表态。特朗普3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支持以色列的反击权:"哈马斯杀害了以色列士兵,他们有权进行反击,这是正当的。"但他同时强调,"停火协议仍是中东和平的重要基础,没有任何事件能动摇这一成果"。
美国副总统万斯也同步发声,称当前冲突属于"局部摩擦",停火协议整体仍在有效执行。
此次危机还牵涉人质遗体移交的敏感问题。就在空袭前一天,哈马斯因"遗体作秀"遭国际社会批评。
该组织10月27日通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移交的"第16具人质遗体残骸",经以色列法医鉴定,实际属于两年前已归还的一名人质。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披露:"哈马斯刻意挖洞掩埋残骸再假装新发现,这种行为是对人质家属的二次伤害。"
红十字会也罕见发表谴责声明,称此举"违背人道主义精神,完全不可接受"。原定28日晚移交的另一具遗体也因空袭被迫推迟。
面对多重压力,以军于29日晚间宣布"恢复执行停火协议",但保留"对任何挑衅行为立即反击的权利"。
《以色列时报》分析指出,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反应实则充满权衡——哈马斯的袭击与遗体闹剧令其面临国内强硬派的施压,但维持停火符合以色列撤军计划及美国的地区战略需求。
不过这种克制可能暗藏风险:"只要哈马斯认为自身生存无虞,就会持续试探以方底线"。目前,卡塔尔已紧急召集双方代表重启间接谈判,停火协议的脆弱根基能否修复,仍取决于各方的实际行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