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上个世纪,有一批无私忘我的两弹一星元勋。这其中,笔者介绍过把爱留在天际的郭永怀同志和以身许国的王淦昌同志。
这次来介绍一下为国铸甲的程开甲同志。 他不仅是两弹一星元勋和著名科技工作者,也是著名海归科学家和部队的老前辈。宣传介绍红色和科学前辈是一种义务和个人的荣幸,也是和大家一起学习。
![]()
程开甲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和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他1918年8月3日生,2018年11月17日去世。生前是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他先后参与和主持首次原子弹、氢弹试验,以及“两弹”结合飞行试验等多次核试验,为建立中国特色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锻造改革开放安全屏障,推进科技强国事业作出杰出贡献。他有很多荣誉,比如曾经荣获“八一勋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改革先锋”称号。他是江苏吴江人,祖籍安徽徽州,原先家庭条件很不错,是经商的。这样的家庭比较殷实,这地方是属于苏州,社会风气是有读书的传统,大家是比较喜欢让孩子考科举的,所以就给他起名字叫“开甲”,希望他中举人,考进士。当然他家庭条件后来不行了,不过也还是继续进行教育,他的成绩非常优秀,而且赶上了很好的老师们。但是他的求学时期正好是在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关头的关键时刻。他考大学的时候,考试是在上海的外国租界里进行的,这让人感觉很心痛。后来他在流亡中上学,就是毫不夸张地说,顶着日军的炸弹在上学。他在浙江大学上完之后留校任教,又在爱丁堡大学深造。不过在国外上学并不是成绩好就能一往无前,首先生活上连租房子都受人歧视,咬着牙多花钱都不行,而且只能住那个差房间,不能挑好的。
![]()
本来在回国之前他就已经有着750英镑一个月的月薪,那时候是挺丰厚的了。领到工资之后因为人之常情,也想给家属买点好东西,40年代的欧美社会上,有点身份的妇女流行穿皮草,他就想给爱人高耀姗买一件。因为整件皮衣是很贵的,有些人为了要面子,买个披肩就不错了。在商店里那没眼睛的店员有种族歧视,认为这样一个中国人怎么可以有这么大一笔钱买皮大衣呢……就给发支票的银行打电话问,然后银行向他们证实说这是中国籍的研究员。也就是说虽然是学者,在身份上是上等人,但是出去买东西也会被人另眼看待……
还有一次,有的人明显用话逗他玩,就是为了让他掉进陷阱,好取乐子。某英国教会人士问他,你喜欢不喜欢猴子?因为like有“喜欢”和“像”两种意思,那个时代的西方经常把中国人嘲讽成为傅满洲和黄猴子的形象。就和现在跟人说眯眯眼的那个意思是一样的。程开甲是很聪明的,当时就说无可奉告。因为说话都是有前提的,这又不是在动物园,一听就是双关语要给人下套,这还是在一群受过教育的人之间,所以就算是学了再多的东西,成为高级的学者,在那儿也受人白眼。还有一次在海滩游泳。有人就指责他下去把水弄脏了,就是不愿意跟黄种人一起游泳的意思。就算是穿着皮衣和西装出入高级场合,也仍然被人看低一等。
后来,我们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新闻也传到了英国,南京解放了!盘踞在长江上的英国紫石英号还以为现在有《南京条约》呢, 不顾警告,一个劲挑衅,无视我们解放军的通报,擅自闯入长江下游水域战区。所以我解放军三野炮兵对紫石英开火警告无效之后就实施炮击了。原本不可一世的紫石英号主炮被毁了,然后他们挂白旗投降了,后续三艘英国军舰增援也均被击退了。这是一件特别特别有意义的大事,打破了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军舰在中国内河自由航行的惯例,终结了殖民时代的炮舰外交!当然,我解放军炮兵202团团长邓若波等252名同志也壮烈牺牲,用鲜血的代价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这件事情在国际上影响非常大,就连程开甲周围的人也非常惊讶,平常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个子中国人,他背后的中国居然敢对英国开炮了!这件事情推动了英军舰撤离,并且英国在第二年承认了新中国。这是外交突破。
虽然当时对解放军和共产主义还不是太了解,但是他知道他上学的时候不是在固定的地址,是躲着日本人的炮弹,一个劲搬迁,如今我们的炮兵敢反击外国军舰,还能打赢……他感动到落泪,决定回到祖国来,回到家里来。
之后大家都知道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谢绝了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到祖国。不带什么高级洋货,他最宝贵的就是书,甚至从香港回来还要为这些东西交关税,但是他非常高兴。后来这些宝贵的书果然用上了!
![]()
回来之后他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程开甲奉命调入北京,开始从事我国核武器研究。1962年,他成为我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开始筹建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并负责核试验技术工作。
![]()
他隐姓埋名二十余年,在罗布泊这片"死亡之海"领导了我国三十多次核试验,为共和国铸就了坚实的核盾牌。这些老科学家都是这样的废寝忘食,忙到半夜才吃饭是常事。他们就在沙漠里过着吃饭同时吃一嘴沙土的日子,身体累坏也不在乎。一起在西部生活的爱人真的是贤内助,尽量帮他改善伙食,让他专心科研。他还让孩子也在西部的研究所上班,而不是分配到条件好的北京。
为什么大家会把他叫做核司令呢,因为他开创了我国核试验事业。程开甲分析研究了实际情况,打破框框否决了苏联专家采用空爆方式的建议,提出原子弹试验应先做地面爆炸,以后再做空中爆炸试验。他主持制定了《关于第一种试验性产品国家试验的研究工作纲要》及《急需安排的研究课题》,设计了百米高塔的爆炸方案,提出了以力学、光学、放射化学三种手段为主的联合定爆炸威力的方法。
他就是完全的忘我工作,比如给周总理汇报工作,什么都介绍了,但是周总理忽然问了一句,你今年多大年纪啦?他反而一下停顿了,还得算一算……他的心里装着各种各样的数据,随时都会找个小黑板演算,去食堂打饭都会带着数据,有一次忘了这是在打饭,还把数据拿给师傅说你给我算算……所以就是这样,他心里有我们的核事业,有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唯独忘了他自己……
![]()
程开甲创建了具有爆炸力学、光学、核物理、电子技术、放射化学、试验安全、地质学和技术保障等学科且专业配套的研究所,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核爆炸理论和核试验技术体系。他带领团队完成了第一次原子弹试验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
![]()
1964年10月16日,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程开甲的带领下,1700多台(套)仪器全部拿到测试数据,而据有关资料记载,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第一次核试验只拿到很少一部分数据。一般人也不会懂得特别多这里边的专业知识,就是介绍一下,当时我们做的是非常成功的!
![]()
他还推动多种方式的核试验,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增强型原子弹、两弹结合等在内的30多次不同试验方式的核试验任务。他主持了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首次竖井试验等多种试验方式的核试验。
![]()
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我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他领导系统开展了核爆辐射环境、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抗辐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
了不起的是在理论物理研究方面也是颇有建树,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比如他提出一种新介子并计算出其质量;与导师玻恩共同提出了超导的"双带模型";提出并建立了系统的"TFDC(托马斯—费米—狄拉克-程开甲的缩写)"电子理论。他还在国内率先开展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教科书。理论研究之外还有人才培养。程开甲创建的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及其所在的核试验基地是中国核事业人才的摇篮之一,先后走出了10位院士、几十位技术将军。他大胆启用年轻人,鼓励林俊德等几名年青大学生研制了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钟表式压力自计仪,也支持邱爱慈承担中国第一台强流脉冲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制任务,后来林俊德、邱爱慈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不用说这些同志也是超级有名的,大家可以知道我们的科学队伍和进取精神是有传承的!
![]()
![]()
程开甲同志的一生获得了许多荣誉,他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传承!
![]()
![]()
程开甲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奖励。1999年获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获 "八一勋章" 。2019年,他被授予 "人民科学家" 国家荣誉称号。
![]()
他曾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认为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创新,并强调核试验事业的光荣属于所有参加者,他说他就是个代表,成绩是千百万人共同创造的结果。程开甲同志放弃海外的高薪,毅然投身大漠,从理论物理研究到核试验技术,用一生诠释了奉献和信仰的深刻内涵。他建立的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培养的大批科研人才,以及他留下的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共同构成了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