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
前浯英烈堂清代古碑证实:翔安与金门之间的水域名为浯江!
文 / 林鸿东
今日中午,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笔者来到翔安区金海街道前浯社区,在社区英烈堂前的一棵老榕树下,寻得一方清光绪时期的碑刻,名为《重修英烈堂序》。碑文清晰记载:
“原夫英烈堂之形胜也,地临浯江之滨,堂拱西山之胜,北峙鼓锣,南环烈屿。”
这段文字,让笔者想起此前一直关注的金门“浯江”之谜。
金门的“浯江”究竟在哪里呢?诸多文献指向发源于太武山、向西入海的“浯江溪”。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一条如此细小的溪流,何以承载起整座岛屿的文脉 源流?
同样令人费解的是,在金门的彼岸,翔安区的霞浯社区,竟也有着“浯江下游”的说法。据《翔安地名》一书记载,其地名由来为:“村旁原有溪流入海处叫浯江,村落在浯江下游,故名下浯,写作霞浯”。
根据前述英烈堂清代碑刻,前浯社区所面临的海域,同样是“浯江”。“前浯”一名,是从陆地的方向所感受到的“浯江之前”。
前浯社区与霞浯社区直径十公里,看来,两者之间的海域,过去确有浯江的说法。古代的水系名被遗忘,很正常,像翔安的母亲河九溪,古名是莲溪。如果金门岛仅以“浯江溪”为“浯江”,那么,与前浯、霞浯相关的这条“浯江”与金门的浯江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在古代,前浯、霞浯与金门同属同安县或马巷厅管辖,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区划内,不太可能近距离出现两条同名“浯江”。
前浯与霞浯这条“浯江”,咱们知道了它的中下游,那它的江头与江尾又在何处?目前,“浯江头”确切位置尚难断定,而“浯江尾”则相对明确,大致应该是南安的菊江一带。
台湾学者许如中于民国四十七年(1958年)编撰的《新金门志》经济志水利篇中有关于“浯江溪”的解释:“按浯江为金门之泛称,实无其水。金门人以海为江,岛西之海为西江,岛东之海称东江,金门与列屿之海称前江、田埔之海称后江,浯江,犹言浯海耳。今人附会之浯江,实即董林溪与后垵溪之合流,旧十景‘珠江夜月’之珠江也。”
看来,许如中先生也有过“浯江”之谜,他同样不认可太武山西麓的那条所谓浯江溪,认为是”今人附会“使然,其真正的名称应该是珠江。许如中也不清楚”浯江“在哪里,他甚至武断地指出“实无其水”。
天呀,由于翔金两岸分隔,才短短一百年左右,作为金门文明源头的“浯江”便扑朔迷离于人世。“金门人以海为江”,厦门人何尝不是以海为江。浯江,我看,就是翔安、鹭岛与金门之间的那片海域。
九龙江出海口的浯屿很可能就是金门浯江的头。浯洲与浯屿,其名称来源,很可能是由于泡在浯江浯海之中。—— 金门“浯江”的消失,是一种乡愁,也是一种“国恨”。
我们应该拾起昔日的记忆,重新把翔安、鹭岛与金门之间的这段海域命名为“浯江”,把这一带的湾区,称为“浯江湾”!
![]()
![]()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