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扁鹊(随笔)
文/图/伍家裕(广西)
![]()
2025年10月19日,上午,我们这个旅游团来到了陕西扁鹊纪念馆,旅游观光。
扁鹊,是春秋时期的杰出医学家,被誉为中医切脉诊断方法的创始人。扁鹊年轻时,师从长桑君学医,尽得其传,善于诊断,尤精于望诊和脉诊。史载其以望诊判断蔡桓侯病症,由浅入深,并预言其身体不佳。蔡桓侯因拒绝接受诊治,果然西去。又曾从脉象判断虢国世子之“蹶症”为假死,并以针熨诸法而救起,起死回生。据记载,扁鹊当时曾游走各国,并随俗为变,或为带下医(妇科),或为小儿医,或为耳目痹医(五官科)。
扁鹊反对唯心主义的巫术迷信,具有“六不治”的思想。他用一生的时间,认真总结前人和民间经验,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在诊断病理、治法上对中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走进扁鹊纪念馆,是扁鹊墓。墓和民间的这些坟墓差不多,墓碑后面是直径三米左右的圆形墓室,高一米左右。
![]()
周围树木很茂盛。柏树和女贞子树,郁郁葱葱。女贞子树已挂满女贞子,一串一串的,泛着青蓝,打着白霜,惹人心眼。
墓穴左右是博物馆,左边陈列馆全部是中医典籍,右边陈列馆全部是中医器械。后面陈列馆是中医中药,馆内有中医大师就诊和各种中药零售。
整个游览除了导游的讲解声,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馆内一片宁静,每一个团的每一位游客,都是竖着耳朵聆听,用手机拍照,全神贯注其中。
不知道是这位导游的专业知识超强,还是游客们的个人素养超高,两者都有。导游超强的专业知识伴着游客超高的个人素养,同频共振在扁鹊馆里,疗养着心灵的平抚和精神的寄托。
这是高素质人才的约会,这是高智商和高情商的牵手,这是追求养生和续命的课堂,这是神奇中医和中药的力量。
扁鹊能起死回生,中医中药能救死扶伤。
这里不仅仅是博大精深中医中药文化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弘扬中医中药文化传承的圣地。
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无数的中医巨匠,在中医中药文化的历史星河中,熠熠生辉,闪闪发光。
![]()
扁鹊馆里说神奇,望闻问切话奥秘。
其实,世间万物都是很神奇啊!多少奥秘藏其中,多少功效伏机里。只是有些已物化成了神奇,而有些物的神奇不为人知罢了。有些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有些根本没有找到答案啊!一直都是一个谜。
这是人类的未知,这是科学的探寻。
知,半知;识,半识;智,半智;慧,半慧。如何把知识上升到智慧?如何把中医文化上升到中医文明?
如何把中医文明和西医文明有机结合?
这道命题需要我们好好求解。前路漫漫亦灿灿,一切都在举步间——“容易伴着艰难。”
走出扁鹊纪念馆,眼前浮现我们家乡那一群扁鹊——伍孝远、邓起方、邓传通、金乙生、廖业仕……他们都是扁鹊的忠实信徒,在当归、白芍、熟地、川芎中,麻黄;在厚朴、前胡、甘草、桔梗中,决明子。
百草皆入药,万字一点方。
![]()
他们一生奉献给了中医,现都在天堂传授中医知识,传播中医文明,让黄连苦口利于病,让八里麻性寒利于行,和天麻三七二十一。
一一贯之是中医,一一传承是中医,中医属于中国,服务世界。
生命大于天,医德芳流年。《黄帝内经》见,习惯成自然。
但愿人人都养成好习惯,自由自然。
作者简介:
伍家裕:中共党员,副高级,自由撰稿人,喜欢文学,独来独往芳草园,写点东西待刊。
![]()

投稿须知:
平台用稿无稿费, 投稿本平台必须为首发原创作品,凡在其它媒体或网络平台上刊发过的作品请勿投稿。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公众号。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投稿邮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台刊发且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发放给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标识的作品才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
4.本平台刊发的作品均为作者本人观点,且侵权与否均与本平台无关,如作品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声明,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均由投稿者承担,本平台不负其任何连带责任。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