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街边一景
这两天在江西樟树参加中药传承人才培训,收获良多,感谢天齐堂药业的精心组织。
其实,每次参加全国各个地区的中药传承人才培训班,我都会留意培训课程中与汤液经法图的相关内容。在西安,我们讨论孙思邈《千金要方》的行文结构;在长春,我们讨论鹿茸角帽治疗肺结节的咸味;在南京,我们讨论医学流派同宗同源的问题。
那么,在樟树呢,我们就来讨论,葛玄和葛洪。
为什么要讨论葛玄和葛洪呢?因为他们都是道家人士,而汤液经法图蕴含着满满的道家文化色彩。或者说,中医理论的哲学底色,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学,就是道家文化。
葛玄(约164年—244年),三国著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葛洪(约283年—363年),东晋时期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呢?史料记载,葛洪是葛玄的侄孙。
葛玄写了很多书,但是没传下来。葛洪也写了很多书,传下来的大家都知道,就是《肘后备急方》,大名鼎鼎的青蒿素灵感来源。除此之外,葛洪还有一本书传了下来,叫做《抱朴子》,是道家学术传承的代表作。
今天,我们就从《抱朴子》里,试着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与汤液经法图关联的内容。
首先,《抱朴子》并不是一本医学著作,而是一本道家学术著作,分为内篇和外篇。这本身就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外关系,内是内,外是外,内外一体而又有别。所以,有《黄帝内经》就一定有《黄帝外经》,不过,目前来看,《黄帝外经》失传了。
但是呢,有些时候我会想,即使是《黄帝外经》现在面世,估计也和我们看到的很多医书和经书不一样,估计还会有很多人说,这是伪书。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我们现在建立的学术体系,全部都是以当下人类能够看到和能够理解的经验为基础的,是当下人类全部直接感受的合集,它是很重要,也很有用,但是,它不是人类历史的全部,那些我们还没有看到和没有理解的内容,同样是人类创造的知识。
因为人类有思想,因为有这些丰富的神经元网络,让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眼睛、耳朵和鼻子的局限,可以想象,可以推理,可以见微知著,可以拨云见日。所以,只凭借自己看到的字面信息而下结论,不推理,不思考,都是学术上的近视眼。
好了,扯远了。接下来,我们看看《抱朴子》里面与汤液经法图有关系的内容。
![]()
抱朴子(网络截图)
其实呢,与汤液经法图有关,也就是与五行相关。我看了看网上的电子书,目前找到2段。
第一段,在《抱朴子·金丹》章节,记载如下:
又有九光丹,与九转异法,大都相似耳。作之法,当以诸药合火之,以转五石。五石者,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也。一石辄五转而各成五色,五石而二十五色,色各一两,而异器盛之”。
在这段文字记载里,至少有2方面的内容与汤液经法图有关联。
第一,五石。根据原文记载,五石分别是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其中,丹砂是红色的,代表火;雄黄是黄色的,代表土;白礜是白色的,代表金;曾青是青色的,代表木;慈石(磁石)是黑色的,代表水。
这就是妥妥的五行属性。
其中,朱砂到现在也很常用,功效为镇惊安神,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什么样的病会惊悸?会癫狂?现在我们往往从热证角度理解,认为朱砂是清热解毒的。但是,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似乎并不是这样的。根据《辅行诀》,心虚则悲不已,悲痛哭泣、怔忡、癫狂这样的疾病,都是补心汤的主治,是心虚证的表现。而朱砂代表火,味咸皆属火,故其是一个咸味药,能补心。
所以,在《百一选方》上记载着,用朱砂、猪心和灯心配伍,能治疗“一切心气不足,癫痫狂乱,悉皆治之”。在《圣济总录》上记载着,用朱砂、酸枣仁和乳香配伍,能治疗“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哭,饮食失常,疾发扑地”。
只有明白了朱砂五行属火,主导药味是咸,才能明白,为什么用猪心来配伍,用酸枣仁来配伍,对吗?
除此之外,这段文字里面的“一石辄五转而各成五色,五石而二十五色”,与《辅行诀》记载的二十五味药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五行又五行的分类法。
第二段,在《抱朴子·仙药》上也有一段内容。记载如下:
若本命属土,不宜服青色药;属金,不宜服赤色药;属木,不宜服白色药;属水,不宜服黄色药;属火,不宜服黑色药。以五行之义,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故也”。
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其实是五色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例如,青色配木,木克土,所以本命属土的人,不适合木性中药。只是呢,如果我们把五色与五味的配属加上,青色木味辛,赤色火味咸,白色金味酸,黄色土味甘,黑色水味苦。然后就得到以下规律:若本命属土,则不宜服辛味药。这不就正好是辛味泻土的另外一种表达吗?
而辛味泻土,目前只存在于汤液经法图里。《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里面,泻土的可不是辛味,而是苦味。
同时,反过来,我们承认泻土的是苦味,而苦味配属心,那也应该是赤色药。也就是说,假如《黄帝内经》是对的(苦味泻脾土),现在的五行与五味的配属关系也是对的(苦味配属火),那么,本命属土的人,不宜服的应该是赤色药(赤色为火色)。但是呢,火并不克土啊,这就乱了套了。
大家想想,葛洪的《抱朴子》作为道家学术著作,是不会把五行生克弄错的。那么,只能是《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和现在的五味五行的配属关系错了。否则,这个逻辑没法自洽,对吗?
![]()
自洽的阴阳五行逻辑(图源AI)
所以,一个规律之所以叫做真理,是因为它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汤液经法图的规律之所以是中医组方配伍的真正原理,是因为,在五行生克上,成立;在数学逻辑上,成立;在临床经验上,成立;在随便找的一本相关古书记载中,它也能成立。
孰能如此,唯有道也。
《五行本草》即将出版,近期会有一系列宣发文章,敬请期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