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想过?
深圳湾的红树林
正与远在非洲、南亚、加勒比海的湿地守护者
共享经验,携手共治
红树林,不只是“海岸卫士”
它更是连接全球生态治理的重要纽带
![]()
2025年11月5日至6日,“美美与共——2025国际红树林之夜”主题活动将在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园博园)南区广场举行。
活动由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本次活动特设
国际红树林中心主题展区
将在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
(园博园)南区广场
首次全景亮相
柬埔寨展区以极具当地文化风情的传统纹样和当地竹编织物纹路作为装饰,营造出浓厚的异域氛围。
![]()
▲效果示意图
马达加斯加展区则采用热情的“多巴胺”色彩,并在出入口设有标志性的“猴面包树”美陈展板。
![]()
▲效果示意图
这场展览
汇聚了来自全球
14个国家和地区的红树林保护实践
不用出国
你就能看见世界不同角落的生态智慧
展览以“美美与共”为核心理念
通过图文、互动与文创
呈现各国因地制宜的保护路径
其中,中国用系统性工程推动红树林修复。截至2023年底,全国红树林面积达3.0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浙江。全国涉及红树林的自然保护地已有96处,纳入保护的面积达2.05万公顷。
自然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营造红树林9200公顷,提前完成“十四五”红树林营造目标任务。
深圳作为中心所在地
正将技术、经验与培训资源
向全球输出
![]()
柬埔寨,是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的典范。这里拥有5.88万公顷红树林,是全球红树物种最丰富的国家。通过建立73个保护区,包括5处国际重要湿地,柬埔寨实现了保护与发展的平衡。近年来,他们还通过国际研修班,学习中国的红树林修复经验。
![]()
![]()
在巴基斯坦,一场持续30年的生态修复正在发生。从1993年到2024年,印度河三角洲的红树林面积增长了300%。这一成果,源于政府与多方的长期合作,为全球退化湿地恢复提供了宝贵范例。
![]()
远在非洲的加蓬,用国家意志守护自然。该国是非洲保护区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他们颁布《森林法》,将红树林与热带雨林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
![]()
还有更多国家在行动
布基纳法索通过立法,限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干扰。
古巴,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修复,并开展长期监测与评估。
莫桑比克,承诺未来几年新增五千多公顷红树林。
马达加斯加、几内亚、萨摩亚……
![]()
![]()
![]()
![]()
这些国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
守护着那片“海上森林”
这些故事,或许遥远
却与我们息息相关
它们共同诠释着一个理念:
生态治理没有单一答案
唯有尊重差异,互学互鉴
才能实现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这不仅是一场展览
更是一次跨越国界的对话
你能看见深圳如何连接世界
也能感受到每一片红树林的存续
都凝聚着人类共同的智慧与努力
2025年11月5日至6日
每天16:00至21:00
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园博园)
等你一起走进这场
关于守护、合作与希望的旅程
-End-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同时也是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是深圳湾最后的一片原生红树林湿地,守护着鸟儿的家园和背后的城市。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中心是深圳市第一批自然教育中心,于2014年11月开始授课,自此,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保护区,走进这片神秘的红树林,了解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重要性,并参与到红树林湿地保护的行动中!
采写 |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魏羽辰
编辑 | 金康
审读 | 吴秀玲
二审 | 蔡志军
三审 | 潘韵琪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