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级城商行河北银行披露了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截至2025年3季度末,河北银行合并资产总额5737.05亿元,负债总额5230.68亿元,相比年初双双增加,信贷余额3254.26亿元,相比年初也有所增加。
从信贷余额、资产负债规模变化乃至金融投资的配置来看,河北银行作为河北省金融主力军,显著落实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定位,并且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当下,通过金融创新持续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集群,对地方实体经济的金融投放力度不减。
通过对三大报表关键科目的联动分析,财经野武士深度解读数据背后的经营逻辑,发现河北银行的三季报并非简单反映业绩波动,而是一场扎实的“内功修炼”。其核心业务底盘稳固,整体经营呈现稳中提质态势,资产质量优化趋势明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正在持续积累。
一、扎实落定主营主业,踏实服务实体经济
1.核心经营能力稳中有进
今年前三季度,河北银行实现利息收入128.2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资产端收益面临一定压力。与此同时,利息支出为68.10亿元,同比下降12.3%,降幅大于利息收入,使得净利息收入达到60.16亿元,同比减少7.4%。这一结果表明,尽管整体利息收入有所下滑,但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该行在净利息收益方面仍展现出相对稳健的态势。 负债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利息支出的显著下降与存款总额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截至9月末,河北银行存款总额达到4596.73亿元,较年初增长5.17%,河北银行在扩大负债规模的同时,成功实现了负债成本的优化。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这一成绩凸显了其在负债端精细化管理的能力,通过调整存款结构、压降高成本负债,有效缓解了息差收窄的压力。
其能够维持较高息差水平,得益于河北银行对贷款定价的精准把控以及风险与收益的平衡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支撑了其财务表现的稳定性,也为未来在复杂市场环境中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河北银行前三季度所得税费用2.3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4亿元,结合今年前三季度息差、免税资产和中收业务的变化,可以判断河北银行减少了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免税债券的投资,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力度。
2.积极拥抱大政策方针,五篇大文章成绩斐然
今年以来,河北银行落实监管要求并响应国家号召,互联网贷款按序时计划进度进行压降,同时加大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方面贷款投放扶持,成绩斐然。
科技金融方面,“科冀贷”产品持续迭代,配套出台专项工作方案。9月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427.77亿元,较年初增长73.01亿元,增速达20.6%。
绿色金融方面,“风光贷”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绿色贷款余额235.84亿元,较年初增长19.34亿元,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8.64个百分点。
普惠金融方面,制定专项工作方案,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32.18亿元,较年初增加15.27亿元,在复杂经济环境下实现了逆势增长。
养老金融方面,养老产业贷款余额8099.75万元,较年初增长7754.87万元,实现突破性进展。
数字金融方面,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上线“慧”点餐、“慧”收银等新场景,提升各业务领域的数智服务质效。
3.助推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河北银行紧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等关键领域,以金融产品创新、普惠性的服务理念以及深入的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加大了对产业转型升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以及重点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也重塑了自身的服务流程和人事组织架构。
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围绕河北省107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需求,河北银行建立了总分支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并组建产业研究专家团队,按照“一集群一方案”的服务思路,深入开展特色产业集群“大走访”以及银政、银担专项对接行动。
据统计,2025年以来,河北银行已累计向省内特色产业集群投放贷款超过200亿元,有效助力产业集群提质增效。
尤其是借助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河北银行创新增信模式,构建起覆盖集群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多层次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切实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增强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已为45个重点产业集群量身定制了特色化综合服务方案。
另外,河北银行通过畅通银政企沟通渠道、搭建精准对接平台,该行有效对接产业集群重点融资项目及企业清单,共同构建“政府主导、银行赋能、企业受益”的健康金融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金融动力。
二、体质增强,抗风险能力突出
1.金融投资收益下降,但核心经营能力稳健
真正拉开河北银行2025前三季营收与上年同期差距的,是非利息收入部分——特别是金融投资收益与上年同期出现显著差异。
2024年前三季年,债券市场走强推升了河北银行债券资产的处置收益,带动投资收益达到31.51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87亿元。
而进入2025年,随着金融市场业务利率走低,各类新发资产的票息收益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受此影响,前三季度投资收益8.11亿元,同比少23.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52亿元,同比少7.39亿元。前三季度河北银行投资收益和估值损益共实现3.59亿元,同比减少30.79亿元,构成营收同比下滑的主要因素。
不过,此类因市场波动导致的投资收益变化,在银行业中并不鲜见。主要是银行金融投资收益的共同特性:其本质与市场环境、资产处置节奏密切相关,呈现出“非稳定、强周期、高市场关联”的特征。因此,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往往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变化,金融投资收益不能客观衡量河北银行真正的核心经营能力。
2.银行风险防控能力增强,持续守护金融安全
今年前三季度,河北银行呈现出净利润相对稳健的良好态势,而这一成绩与信用减值损失的大幅下降紧密相连。信用减值损失的减少对银行净利润的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为银行的稳健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河北银行积极作为,持续优化资产结构,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举措,推动资产质量得到了整体改善,新生不良贷款数量下降,这使得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降低,进而信用减值损失也大幅下降。这种资产质量的提升并非偶然,而是河北银行在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体现了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信贷资产质量控制方面,河北银行同样表现出色。年初不良率只有1.5%,而同期全国城商行不良率为1.76%,至今河北银行在城商行当中仍处于上半段水平。这表明河北银行在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能够严格把控风险,确保资产质量的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