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科史哲》第2辑已于2025年5月出版。辑刊常设“论文”、“译文”、“书评”和“书讯”四个栏目,其中“书讯”栏目简介本学科新近出版的重要学术专著。
—《清华科史哲》(第2辑)·书讯—
莱特曼主编《科学史讲义》
作者:吴国盛(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Bernard Lightman, A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Science, John Wiley & Sons Ltd., 2016
《科学史讲义》伯纳德·莱特曼主编,熊华宁、王娟、薛敏侠译,跃钢审校,陕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出版,305页(第1册)、242页(第2册)、192页(第3册)、247页(第4册)
![]()
该书是国际科学史界的一部最新(2016年)学科发展指南(companion)被译为“讲义”,分4册出版,名不副实。3位译者都是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文学硕士,完全没有科学史背景。他们没有听说过科学史界最重要的旗舰刊物Isis,也没有听说过李约瑟(第1册第48页),把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译成尤瑟福·尼丹(Joseph Needham)。更糟糕的是,为了把这部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辞典包装成一部通俗作品,不仅把书名译成教科书的书名样式,内容翻译也完全不忠实于原文,有严重的编译倾向。完全脱离原书来介绍该书主编,对各章作者的介绍也只取能看得懂的部分。文中的文献索引全部删除,但保留了文末的文献目录。这是近几年引进版科技史著作常有的遭遇:中方出版社不愿意或找不到有专业背景的译者,把一部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照着通俗版斧砍刀削。我们科学史学者感谢出版社能够在困难甚至恶劣的出版环境下引进西方科学史著作,但非常不喜欢这样对待原著。既然要出版,就应该找有专业背景的译者,忠实传达原著。
该书主编伯纳德·莱特曼(Bernard Lightman,1950—)是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教授,中国科学史界的老朋友,多次访问中国。笔者分别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接待并主持他的学术演讲。伯纳德·莱特曼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维多利亚时代科学史,特别是科学与宗教关系史、科学传播史,因为担任Isis主编(2004—2014年)10年而成为学界领袖。此次主编这本“指南”,目的是展示科学史学科近35年来的新样貌。这本书既不是按照学科,也不是按照国别,抑或是按照历史断代的方式来编排,而是追问四个问题:什么人(第1册)在什么场所(第2册)生产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如何交流传播的(第3册)?使用何种工具(第4册)?在追问“什么人”的时候,他希望表明科学史并不是少数所谓“科学家”创造的历史。在追问“什么场所”的时候他希望表明科学知识的创造并不限于大学教室和科学院实验室。在追问“如何传播”的时候,他希望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播与科学知识的创造同样重要,而且科学知识之所以特殊,首先在于它的传播策略很特殊。离开了传播,就无法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在追问“何种工具”的时候,他强调了科学仪器史的重要性。很容易看出,这不是一部我们通常理解的“科学通史”或“科学史讲义”,而是一部有着特殊编史学追求的“前沿综述”。在这部所谓的“科学史讲义”里,你甚至找不到关于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这些伟大科学家的生平和事迹。
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在于呈现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编史学进路。它进一步回到历史情境之中,视科学为历史与偶然结合的产物,彻底放弃本质主义科学观。它质疑并且完全放弃了古典的“科学革命”叙事方式,秉持社会建构论的科学哲学纲领,融入了女性主义、物质文化史、科学仪器史的视角。对于想了解国际科学史学科前沿动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第1册(何人)共12章,第2册(何处)10章,第3册(传播)8章,第4册(工具)10章,一共40章,对应40个主题,由40位来自不同机构的知名科学史家撰写。学术引用的时候建议参考原书。
![]()
2025年5月,由清华大学科学史系主办的辑刊《清华科史哲》第2辑正式出版,ISBN:978-7-03-081821-8。
《清华科史哲》辑刊旨在促进中国科技史与科技哲学两个亲缘学科的交流与融通,鼓励原创性研究和批评性评论,推动学术规范和学科建设。辑刊常设“论文”、“译文”、“书评”和“书讯”等四个栏目。其中,“论文”栏目侧重对西方科技史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的研究,“译文”栏目侧重对于古典科学文献的翻译,“书讯”栏目简介本学科新近出版的重要学术专著。此外,第二辑还特设了“学科发展论坛”和“纪念柯瓦雷逝世60周年”两个专栏。
编辑部电子邮箱
tjhps@mail.tsinghua.edu.cn
来稿请注明:《清华科史哲》投稿+栏目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