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唐宋以前连棉被都没有,寒冬零下几十度,古人是怎么扛过来的?

0
分享至

刚把秋裤塞进袜子里,又翻出压箱底的羽绒服,对着镜子纠结 “今天要不要为了显瘦少穿一件”。这大概是每个冬天都要上演的 “风度与温度” 拉锯战。

现代人裹紧羽绒服,穿上秋裤,仍在抱怨寒冷。有时候就会想,古人是如何过冬的。

要知道在唐宋以前连棉制品都没有普及,古人连一床好的棉被,一身好的棉袄都没有,要是碰上零下几度甚至几十度的寒冬,他们是怎么扛过来的。

别看现在棉服棉被满大街,古人跟棉花的“初见”其实挺晚。



中国最早种棉花的地方不在中原,而是广西、云南、新疆这些边边角角。可中原人起初根本没把它当保暖材料,更多是把它当成 “观赏植物” 养着,看个新鲜。

即便有人用它织布制衣,产量也很少,造价昂贵,只有少数贵族能使用。

不是古人傻,是那会儿没找到 “解锁棉花保暖功能” 的方法 —— 轧棉、纺纱这些关键技术没跟上,棉花就算种出来,也变不成软乎乎的棉絮。

直到唐宋以后,纺织技术慢慢成熟,棉花种植才慢慢的在中原有推广。南宋末年词人蒋捷在《梅花引·荆溪阻雪》中提到的“木棉裘”即为早期棉袄。

棉织品真正的大面积的普及,是在元明时期。

元朝黄道婆改进了棉纺技术,政府又推波助澜,棉花种植范围逐渐扩大,棉袄成为常见御寒衣物。‌‌

明朝朱元璋强制推广棉花种植。那时候农民有土地也会尽可能种植能食用的农产品。明代时期红薯、玉米等对土壤要求不高的农作物开始普及之后,农民才真正的愿意种棉花,加上棉纺织技术成熟,棉袄彻底普及至平民阶层。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原人的冬天保暖清单里,压根没“棉”这一页。那么在棉花普及前的上千年岁月里,古人是如何与严寒抗争的呢?



对古代富人来说,冬天不是 “生存挑战”,更像 “享受季”,保暖方式讲究一个 “奢华”,放到现在看都让人羡慕。

先说穿衣,他们没有棉衣,但是可选择性还是很多,毕竟皮草、兽皮大衣的御寒效果也很好。

《诗经》里写的 “狐裘蒙戎”,说的就是用狐狸皮做的大衣;还有更金贵的貂皮、羊皮,穿在身上又轻又暖,内层再搭件丝绸内衣,既舒服又显身份,完全不用纠结冬天冷不冷,穿什么。

富人的取暖设备更是五花八门,他们有钱,能烧的起木炭,室内有熏笼,一种烧炭火的大型熏炉;床上铺着温暖的皮毛褥子;手中握着便携的小手炉。更讲究的还会建造“暖阁”,通过加厚墙体、设置火墙来保温。

墙体里留中空的夹层,烧炭的火道直通其中,热量顺着墙走,整间屋子像被“地暖”包裹。

汉代未央宫更有“椒房殿”,以花椒和泥涂壁。花椒不仅能保温,还会散发芳香,是当时顶级的保温材料。

清代故宫的“暖阁”更绝:窗户糊双层纸,门挂毡帘,地面铺羊毛地毯;床榻边嵌着炭盆,夜里还能放“汤婆子”(铜制暖水袋,塞进被窝焐热乎),甚至晚上睡觉还有专门的暖脚丫鬟。

饮食上也有 富人也有“御寒妙招”,冬天不喝凉酒,要喝温过的酒,一口下去从喉咙暖到肚子里;

菜也多是炖菜、汤羹,比如炖羊肉、煮鸡汤,吃着热乎,还能补身子,用热气把寒气 “逼” 出去。



白居易就写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样的条件,古代富人的冬天一点都不用愁。

可对古代穷人来说,冬天就是一场 “生存战”,能不冻着活下去,就已经是万幸了。

穷人穿不上裘皮,只能穿粗麻布衣。麻纤维硬邦邦,冬天贴身穿扎得慌,怎么办?往里塞“保暖材料”——干草、芦花、柳絮,甚至碎布头。 《齐民要术》中就提到“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之事。

有的人家穷得连这样的衣服都做不起,只能几个人共穿一件旧衣,你出门时我穿,我出门时你穿,还有人冬天连鞋都没有,光着脚在雪地里走,冻得脚又红又肿。

唐代诗人秦韬玉的“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以及张俞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都深刻揭示了这种社会不公。

穷人的屋子漏风,只能靠“土办法”:白天晒晒太阳,晚上早点上床睡觉。他们是烧不起木炭,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正是底层百姓冬季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穷人冬天尽量减少外出,不是不想,是不敢。

出去一趟冷风能吹透衣服,冻得骨头疼。可就算待在家里,也有风险,破房子四处漏风,有的老人、小孩扛不住寒冷,会冻病、冻伤,甚至有穷人冻僵在路边,就像诗里写的 “路有冻死骨”,这不是夸张,是古代寒冬里真实的惨状。



不过,历代朝廷也有一些赈济措施,如唐代长安设立“悲田院”收容贫民,汉代《养老令》中也有赐帛赐炭的记载。

但这些措施对于广大贫困人口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很多底层人们是扛不过一个冬天的。

“穷人过夏,富人过冬”,这句古谚的背后,就是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距表现。

因为一到冬天,贫富差距就特别明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董子健空降!孙怡带货破纪录,哽咽谢粉丝信任

董子健空降!孙怡带货破纪录,哽咽谢粉丝信任

兔子杂谈i
2025-11-05 12:34:45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古事寻踪记
2025-11-05 07:21:09
官宣:巴特勒下背部酸痛伤退 本场比赛不会回归

官宣:巴特勒下背部酸痛伤退 本场比赛不会回归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5 13:15:06
乌克兰两名朝鲜战俘 向韩国“投诚” 开启新的生活

乌克兰两名朝鲜战俘 向韩国“投诚” 开启新的生活

原某报记者
2025-11-03 17:21:05
特斯拉撞树后打不开车门,5人被困燃烧的车内身亡,生前曾挣扎尖叫逃生!特斯拉在美被起诉:门把手设计存安全隐患

特斯拉撞树后打不开车门,5人被困燃烧的车内身亡,生前曾挣扎尖叫逃生!特斯拉在美被起诉:门把手设计存安全隐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00:30:06
台海之战,我军可能面临一个大麻烦:打不掉台军的指挥系统

台海之战,我军可能面临一个大麻烦:打不掉台军的指挥系统

混沌录
2025-07-12 18:40:07
用手机数据线插鼻孔伪装患癌,爱尔兰传奇运动员诈捐40万欧元,获刑5.5年

用手机数据线插鼻孔伪装患癌,爱尔兰传奇运动员诈捐40万欧元,获刑5.5年

大风新闻
2025-11-05 12:22:06
勇士两配角再蜕变!穆迪攻守兼备限制布克,波斯特攻守一体稳空间

勇士两配角再蜕变!穆迪攻守兼备限制布克,波斯特攻守一体稳空间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5 13:59:36
死伤惨重!俄军导弹从天而降,北约“大鱼”被炸,乌克兰新兵被炸

死伤惨重!俄军导弹从天而降,北约“大鱼”被炸,乌克兰新兵被炸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05 08:00:37
广东300斤野猪“猪五妹”走红!爱吃苹果、通人性,还会点头鞠躬!

广东300斤野猪“猪五妹”走红!爱吃苹果、通人性,还会点头鞠躬!

封面新闻
2025-11-04 23:57:13
雷军口碑翻车,不是营销过猛,是资本贪婪藏不住了

雷军口碑翻车,不是营销过猛,是资本贪婪藏不住了

流苏晚晴
2025-10-26 21:06:21
台亿万富翁携妻钻进焚化炉,锁门启动焚烧,连3个孩子也被磨成粉

台亿万富翁携妻钻进焚化炉,锁门启动焚烧,连3个孩子也被磨成粉

麦大人
2023-12-25 17:18:01
饭圈再出幺蛾子,大骂全红婵夺冠有黑幕,人民日报力挺,网友吵翻

饭圈再出幺蛾子,大骂全红婵夺冠有黑幕,人民日报力挺,网友吵翻

禾寒叙
2025-11-05 13:58:34
郭碧婷父亲再次解释,看病没有花费女儿很多,有报销,生活富足

郭碧婷父亲再次解释,看病没有花费女儿很多,有报销,生活富足

大嘴爱哔哔
2025-11-05 11:55:47
俄罗斯红军城“大捷”怕是要成为“大劫” 宣传不等于战果

俄罗斯红军城“大捷”怕是要成为“大劫” 宣传不等于战果

原某报记者
2025-11-05 12:57:41
定了!武汉将试点

定了!武汉将试点

极目新闻
2025-11-04 21:03:09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不顾央视警告顶风作案,与刘涛传出绯闻的杨烁,究竟是谁给的底气

芳芳历史烩
2025-09-24 20:13:19
今天的安稳,是毛主席当年顶住九成反对,用国运为我们换来的!

今天的安稳,是毛主席当年顶住九成反对,用国运为我们换来的!

娱乐圈的哔哔王
2025-11-02 10:49:54
4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会致癌?医生劝告:尽量少吃

4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会致癌?医生劝告:尽量少吃

39健康网
2025-11-04 10:31:31
定了!江苏职工福利标准提高!

定了!江苏职工福利标准提高!

江南晚报
2025-11-05 12:47:29
2025-11-05 14:43:00
长风文史 incentive-icons
长风文史
诗词文化,润物无声
1691文章数 15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美国上演极致"流氓外交" 让西方媒体目瞪口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美国上演极致"流氓外交" 让西方媒体目瞪口呆

体育要闻

开拓者的11号签,变成了灰熊未来核心?

娱乐要闻

王家卫事件再次升级,可怜了这些明星

财经要闻

中方官宣!对美关税,调整!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投票在即,大股东反对

汽车要闻

首家"A+H"豪华新能源车企 赛力斯登陆港交所主板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亲子
本地
数码

房产要闻

10亿网签官宣!中海|南海·叁號院刷爆海口楼市记录,新品加推在即!

教育要闻

25年重庆高考招生大数据,新增招生院校39所,新增计划人数达708

亲子要闻

从备孕到临产的全周期指南:2025年科学孕育的25个关键细节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数码要闻

三星官宣将推 HDR10+ Advanced 视频标准,对抗杜比视界 2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