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然从北约东翼撤军,是要集中力量对付中国?泽连斯基情急之下,要求美国出手,让中国施压俄罗斯停战。但中国中立立场坚定!乌克兰“道德绑架”无效。美国利益优先,乌克兰的垂死挣扎能撑几时?这场冲突究竟该如何收场?
就在乌克兰战场硝烟弥漫、红军城局势告急的当下,一记来自盟友后方的闷棍,可能比前线的任何坏消息都更让基辅心寒。
美国最近正在进行战略调整,而这场调整的第一步,就是从其北约东翼的罗马尼亚撤出数千名美军。
![]()
前言
2025 年 10 月底,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出现显著收缩,上千美军的撤离信号逐渐清晰。五角大楼 10 月 28 日发布的兵力部署报告显示,驻乌克兰西部利沃夫州训练基地的美军人数已从月初的 1800 人缩减至 700 人,剩余部队将在 11 月中旬前完成撤离,该基地负责的乌军战术培训任务已转交波兰军方。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陆军欧洲司令部证实,原本部署在乌克兰与波兰边境的 “斯特赖克” 装甲车部队已启程返回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这支部队自 2023 年起承担着乌军装备接收与前沿警戒任务。
![]()
援助物资的断供更让乌克兰战场态势雪上加霜。美国白宫和五角大楼在 7 月就已证实,暂停对乌克兰提供数十枚 “爱国者” 防空导弹、数千枚 155 毫米高爆榴弹炮炮弹等关键装备,理由是 “国内军火库存过度下降”。
进入 10 月,这一暂停措施升级为全面冻结,美国国务院透露,原本计划 11 月交付的 100 多枚 “地狱火” 导弹已被转调至中东地区,以支持美军在也门的军事行动。
![]()
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在内部会议上坦言,美军援助的中断导致乌军弹药缺口扩大至 40%,顿巴斯前线部分部队已出现 “单日炮弹发射量不足百发” 的情况,而 2024 年同期这一数字为 1500 发。
美国国内政策转向是撤离行动的核心推手。特朗普政府重新执政后,对援乌政策进行大幅调整,将乌克兰视为 “大国博弈的牺牲品”,更倾向通过谈判快速解决危机。
![]()
6 月,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国会听证会上明确表示,2026 年将继续削减对乌援助,而 10 月特朗普与普京布达佩斯峰会计划的搁置,进一步释放出美国 “不再深度介入” 的信号。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测算显示,截至 2025 年 10 月,美国对乌援助总额已达 730 亿美元,庞大的支出引发国内强烈争议,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已启动对援乌资金的专项审计,直接影响后续援助审批。
![]()
从施压美欧到求助中国的立场转变
面对美军撤离与援助缩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外交策略出现明显调整,公开喊话美国推动中国介入停火进程。10 月 28 日,泽连斯基在基辅会见荷兰外交大臣戴维・范韦尔时明确表示,乌方 “非常希望” 中国对俄罗斯施压以结束战争,“而非以任何方式帮助战争继续下去”。
他同时承认,乌克兰没有任何直接向中国施压的办法,转而暗示希望美国特朗普政府出手协调,“如果特朗普设法与中国谈判,或达成减少俄罗斯能源进口的协议,我认为这将对我们所有人有所帮助”。
![]()
这番表态并非偶然,而是乌克兰战场与外交困境的直接体现。当前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集结了 11 万兵力,试图切断乌军在顿巴斯前线的补给线,战场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俄方手中。
欧洲盟友的援助虽有所上升,但难以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 ——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欧洲 155 毫米炮弹年产量已从 2023 年的 30 万发提升至 100 万发,但仅为美国此前月供应量的一半,且欧洲内部对援乌的分歧持续扩大,匈牙利多次公开反对向乌输送重型武器。
![]()
在这种背景下,泽连斯基将目光投向中国,试图借助中国对俄的影响力打破僵局。
泽连斯基的求助伴随着矛盾的表态。他一方面呼吁中国介入,另一方面仍重复 “中方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生产机械” 等莫须有言论。
对此,中国外交部多次驳斥,强调中方始终致力于停火止战,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连美军负责人也坦承这一事实。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更指出,若中国真的向俄提供军事补给,战场局势早已不是当前状态,中方派遣特别代表开展穿梭外交、发起成立乌克兰危机 “和平之友” 小组等努力,国际社会有目共睹。
这种矛盾的表态,折射出乌克兰在大国博弈中的尴尬处境 —— 既需要中国的外交助力,又不得不迎合美西方的舆论导向。
![]()
中立促和与务实合作的双重维度
在美军撤离与乌方求助的背景下,中国的中立立场成为影响局势走向的关键变量。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 10 月 24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方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一直致力于停火止战、劝和促谈,将继续站在对话与和平一边,为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一立场贯穿于中方的具体行动中:自冲突爆发以来,中国已向乌克兰提供多批人道主义援助,包括粮食、药品和越冬物资,同时通过 “全球南方” 国家平台推动国际社会形成促和共识。
![]()
中国与乌克兰的务实合作,为乌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尽管战事持续,中国仍与乌克兰签署豌豆、野生水产品输华协议,两国年贸易额保持在近 70 亿美元规模。
相比之下,美国要求乌克兰签署 “矿产换援助” 协议,欧盟援助也附加矿产资源诉求,而中国的合作始终保持平等开放,不设政治附加条件。
![]()
结语
但中方多次明确,不会被任何一方 “绑架”,斡旋的前提是乌方停止对中方的无端指责,尊重中方中立立场。
![]()
分析指出,若乌方能调整对华叙事,中方可能在推动俄方回到谈判桌、协调国际社会为乌提供重建支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乌克兰与欧洲官员计划在 11 月初会晤,讨论停火计划细节,泽连斯基强调这 “不是结束战争的计划,而是启动外交的计划”,而中美欧俄的互动将直接决定这一计划的成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