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美会晤之后,我们跟美国之间,算是达成了一个阶段性的休战协议。那么一旦中美休战之后,是不是有些国家就该走上餐桌了?尤其是那些之前在中美之间煽风点火的国家。
比如荷兰。
我们先来看看,这次美国暂停了哪些主要的措施。
美方将取消10%所谓“芬太尼关税”,24%对等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年。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美方将暂停实施其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
我们这次跟美国达成的协议里面,除了关税以外,还包括另外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着重提出来的一个,就是所谓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
之前荷兰正是以此为借口,对安世半导体冻结股权,并进行了全面接管。这个事情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
现在我们搞定了美国之后,接下来,可能就该要收拾荷兰了。
![]()
为什么说荷兰这是开了一个非常危险又十分恶劣的先例呢?我们要知道,现在全球化进行到今天这个地步,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跨国资本的并购交易,在这个基础上,又建立起了跨国经贸和物流运输的网络。
那么跨国企业在很多新兴市场,不可能都是从零开始,所以他们在进入很多国家的时候,都会进行股权的并购交易,同时他们会宣扬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契约精神。
因为一旦他们完成入股,甚至是控股之后,可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那如果在完成了资本和技术的注入之后,企业发展上了一个台阶,如果在本地的资源优势之下进行反悔,那所有的投入就相当于打了水漂。
所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大家都要讲究一个契约精神。说实话这是一个基本的游戏规则,不然这种跨国间的经贸往来是没法展开。
但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当我们逐步成长起来之后,企业开始走出去进行反向跨国并购的时候,过去最强调契约精神的这些欧洲国家,居然开始反悔了,要对我们全资控股的企业直接进行没收。
如果荷兰抢劫成功了,那其他国家肯定会纷纷效仿,那还得了?
荷兰这一回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俄乌冲突开始之后,欧洲联合美国冻结了俄罗斯在欧洲大量的资产,到今天为止,欧洲都只是将俄罗斯资产产生的利息收入挪用于援助乌克兰,而不敢直接没收俄罗斯的资产。
荷兰这一回,居然是要直接没收我们全资收购并100%控股的企业。欧洲人可能骨子里面就害怕俄罗斯,但如果他们要是以为我们好欺负,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在荷兰冻结安世半导体的股权并对企业进行全面接管之后,2025年10月26日,英国前保守党领袖 史密斯爵士 等政客,要求英国政府援引 《国家安全和投资法》 ,强制安世半导体剥离其曼彻斯特工厂。
英国曼彻斯特的这家工厂,年营收达1.92亿英镑,占安世欧洲产能20%,主要生产 汽车用功率芯片 。除此之外,安世半导体在德国还有一家工厂。如果任由事情这么发展下去,他们一定会蜂拥而上,将我们的海外资产抢个精光。
那么话说回来,荷兰抢劫安世半导体能成功吗?我想这件事情约等于白日做梦。他不但抢不走,很可能还会遭到严厉的惩罚。
我们收购安世半导体,其实已经有好几年了。最早是在2018年4月,国内上市企业闻泰科技以114亿元的对价,收购了荷兰安世半导体33.66%股权。之后在2020年7月,以340亿元完成100%股权的全部收购,实现了对这家欧洲芯片企业的全资收购控股。
安世半导体的前身,是大名鼎鼎的飞利浦的半导体业务部门,之前也是因为亏损才被卖掉,几经辗转,最后被闻泰科技收购。最近这几年,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安世半导体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势头。
目前安世半导体在汽车芯片领域,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汽车功率半导体领域占有率约为12%-20%,在分立器件领域占有率高达40%。
但是荷兰只是总公司驻地,它的生产基地,除了德国和英国之外,主要是集中于中国,尤其是封装,70%都是在东莞。
在荷兰进行抢劫之后,我们随即宣布,限制安世半导体中国工厂的产品出口。现在全球的汽车产业链已经开始受到影响,日本本田在墨西哥的汽车工厂已经宣布停产,北美的汽车市场,预计很快就会受到冲击。
美国的通胀水平,对于汽车产业的相关价格,非常敏感。荷兰这一次搬起石头,不仅会砸到自己的脚,有可能还会砸到美国的头。
这次美国在跟我们休战之后,已经将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暂停,等于是将冲在最前面的荷兰关在了门外。我们要不收拾他,都有点对不起他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