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计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Shenzhen Jiwei Automations Ltd.
![]()
/ 关于计为/
自2019年起号开始,计为仪表公众号坚持“内容为王、服务至上”。
定期分享物位测量的核心干货:从原理解析、应用案例,到选型维护指导,既有通俗易懂的基础百科,也有深度剖析的研发思路和成功实践。
覆盖化工、电力、环保、食品、制药、建材等多个行业的技术难点,助力每一位技术人快速成长。
喜欢就请点赞+转发,让更多同行一起来交流!
在石化、燃气、隧道、实验室等高危场所,有毒、可燃气体检测器,是人员安全与设备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
那么,这类检测器是否必须检定或校准?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该由谁来做、周期多久?本文帮你理清楚。
一
什么是气体检测器?
所谓气体检测器,是用于检测空气中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浓度的仪器设备。
按用途和安装方式,可分为:
便携式(巡检用)/固定式(在线监测用)
检测原理包括:
催化燃烧式(可燃气体)、电化学式(有毒气体)、红外/热导式、半导体式等
它的主要功能是:
当被测气体浓度达到设定阈值时,发出声光报警,提示危险。
![]()
二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在设备管理中,“检定”与“校准”容易混淆,但两者含义不同:
项目
检定
校准
定义
针对法定计量器具,由国家(或授权)计量机构进行,确认仪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对仪器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调整,以保证其测量准确性
性质
强制性、法定
技术性、质控性
文档
检定 证书(法律效力)
校准报告(技术/质量文档)
常见场景
用于安全防护、环境监测、执法检测的仪器
企业内部监测、过程控制仪器等
“检定=合法性确认”,“校准=准确性保证”。
三
哪些检测器属于“必须检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明确:
凡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器具,应当接受检定。
在实际行业管理中,对于气体检测报警仪,有以下判断依据:
如仪器用于安全生产防护、环境监测、职业健康检测等具有法定责任的用途,则通常属于强制检定范围。
例如: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适用于非矿井环境使用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该规程状态“现行”。
关于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部分规程如JJG915‑2008《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仍为现行状态。
行业解读指出,虽然2020年《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调整后,“气体检测报警仪”可能不再统一列为国家强制检定项目,但各地安全监管部门仍强调“按规定周期检定或校准”。
![]()
因此,对于关键用途的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防护类),企业应优先视为“需检定”管理。
四
哪些情况下“校准”就可以?
如果检测器属于企业内部使用、非强制计量用途,如:便携巡检仪、过程监控仪,则通常只需定期校准,而非强制检定。
校准周期一般建议为每6~12个月一次,也可依据制造商建议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五
常用检定/校准流程与周期建议
流程简述
外观功能检查:显示、报警、按键、导线等
零点校准:在洁净空气或标准气中调整零位
量程校准:用标准气体按设定浓度检测仪示值偏差
响应时间、恢复时间测试
输出信号验证、记录保存
周期建议
针对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按照JJG693-2011第5.5条规定,“检定周期不超过1年”。
![]()
有毒气体检测器
行业实践建议至少每年一次。若设备经过大修、传感器更换、或者遭遇重大冲击、超限报警等,应立即重新校准/检定。
六
法律责任与企业管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依法接受检定。
若气体检测报警仪属于安全防护设备,却未按要求检定或校准,可能被安全监管部门责令停用、整改,严重时将承担法律责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检定/校准计划、证书存档、异常记录制度,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如ISO45001)审核。
![]()
七
常见误区与正确做法
新设备出厂就不用检定
→实际:出厂合格证≠法定检定证书,投入使用前仍应按规定检定。
只要能报警就说明正常
→实际:报警功能正常但示值可能偏差,需校准/检定确认准确性
检定一次永久有效
→实际:多数检测器周期为一年,需按期复检。
便携检测器不用校准
→实际:任何检测器长期使用后传感器漂移,仍需定期校准。
![]()
八
未来趋势:智能化迈进
智能自校准传感器具备自动零点与漂移修正功能,实现自校准,确保测量数据长期稳定可靠。通过云端数据监控,可实时查看检定和校准状态,并在异常时发出预警,提升运维效率。借助AI预测维修功能,系统可根据运行数据预测传感器剩余寿命,实现按需“状态校准”,降低意外停机风险。此外,模块化换芯设计大幅缩短维护和停机时间,使现场管理更高效便捷。
九
总结
如果气体检测报警器用于安全防护、环境监测、职业健康等关键场景,应视为“需检定”设备。
对于企业内部巡检或过程控制用途设备,应定期“校准”,保证测量准确性。
检定强调合规、校准强调精准,两者缺一不可。
建议将设备检定/校准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可追溯、有记录、定周期”。
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欢迎点个赞,感谢!
PROFILE
计为技术工程师
陈工
![]()
陈工,是计为自动化资深工程师,长期专注于液位测量设备的现场应用与技术改进,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曾多次参与石化、电力等行业项目,对雷达液位计、磁翻板液位计等仪表的选型、安装与故障分析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解决密封、振动、温差等极端工况下的安装问题,帮助客户提升系统稳定性与测量可靠性。
![]()
![]()
![]()
计为专注于物位测量仪表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可靠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拥有50+项国家专利,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无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封面丨小黄
文字丨陈工
图片丨阿刀
审核丨小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