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被特朗普警告别制造麻烦之后,赖清德再次遭到打击,人生已无希望

0
分享至

这次老赖被治的死死的!一方面是美国智库要求中国大陆约束赖清德破坏台海稳定,而另一方面则是多国接连拒绝与台湾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10月23日,美国《时代》杂志刊登华盛顿智库“国防优先”亚洲项目主任高登斯坦的文章,将赖清德称为“鲁莽的领导人”,并直言台湾已成为“全球最危险的引爆点”。

这篇分析指出,赖清德频繁抛出“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推动军购却忽视两岸实力差距,其“台独”挑衅正将台湾推向战火边缘。更耐人寻味的是,高登斯坦在社交媒体上进一步强调:“美国人厌倦为别人的家务事卷入无止境的战争。”

这一表态并非孤立事件。几乎同时,美国兰德公司发布的《稳定中美竞争关系》报告提出“渐进式统一”概念,建议美国在履行对台“承诺”的同时,利用影响力确保台湾不激化与大陆的矛盾。

报告明确指出,赖清德的挑衅行为已招致大陆强硬反制,美方应“最大限度激励北京采取和平解决路径”。这种从“支持台独”到“约束台方”的政策转向,暴露出美国对台海风险的深度担忧。

美国军方的态度更具风向标意义。前“立委”郭正亮透露,作为亲特朗普的智库,“国防优先”的表态几乎预示着主流意见的形成。

其核心逻辑在于:美军若介入台海冲突,将面临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致命威胁,且核风险与资源消耗远超收益。这种现实考量下,赖清德被贴上“麻烦制造者”标签,实则是美国对台政策收缩的信号。

在国际经贸领域,台湾地区的处境同样严峻。10月中旬,日本公明党突然退出与自民党长达26年的联盟,直接导致首相选举悬念丛生。

这一变局迅速波及对台政策——尽管台湾当局多次呼吁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日本官方始终以“1972年《中日联合公报》”为红线,拒绝政府间谈判。日本经团联更直言,当前外交资源集中于应对美日关税冲击,无暇开辟“日台FTA”这一敏感战线。

加拿大的态度同样冷淡。台方原计划通过“印太战略”框架推动贸易谈判,但渥太华方面以“主权问题敏感”为由,将谈判无限期搁置。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未重启相关议程,甚至台湾地区申请加入CPTPP的进程因“全体成员同意”规则而停滞。数据显示,2025年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贸易依赖度仍高达40%,而所谓“国际空间”的拓展却因政治因素屡屡碰壁。

这种“经济孤立”与美国的“安全约束”形成双重夹击。台湾《中国时报》评论称,当民进党当局将“抗中保台”作为政治生命线时,却忽视了国际社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定遵循。

多国拒绝签署贸易协定的背后,是对台海风险升级的避险本能,更是对民进党“倚外谋独”路线的无声否定。

国际压力的传导,在岛内引发连锁反应。10月24日,赖清德提名的“大法官”人选刘静怡遭民进党党团一致否决,创下“史无前例”的党内反对记录。这一事件被解读为绿营内部对赖清德权威的挑战,更暴露出其“抗中牌”失效后的政治脆弱性。

民意数据同样不容乐观。台媒民调显示,仅34.3%的受访者认为特朗普会阻止解放军行动,44%的人明确表示其“无介入打算”。这种“疑美论”的蔓延,与民进党长期宣扬的“美军保台”神话形成鲜明对比。

当美国智库要求大陆约束台方、多国拒绝经贸合作时,岛内民众开始清醒认识到:所谓“国际支持”不过是政治交易,而“台独”冒险的代价终将由台湾承担。

回望这场风波,其本质是“台独”路线与国际现实的激烈碰撞。美国智库的警告、多国的经济冷处理,无一不在揭示一个事实:当民进党当局将台湾绑上“抗中”战车时,不仅失去了和平发展的空间,更将台湾推向国际社会的边缘。

大陆的立场始终清晰——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解决台湾问题是两岸中国人的事。国台办发言人彭庆恩的表态,既是对外部干涉的严正回应,也是对台湾同胞的真诚呼吁:只有认清“台独”的危害性,回到“九二共识”轨道,才能避免台海陷入不可控的危机。

这场双重打击的背后,是历史大势的清晰脉络。当国际社会逐渐意识到“台独”无路可走时,台湾的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或许,真正的答案早已写在两岸同胞的心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强到丧失理智,福建舰服役后美俄接连嘲讽,性能不行且战略失误?

强到丧失理智,福建舰服役后美俄接连嘲讽,性能不行且战略失误?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1 07:49:06
白酒立大功!医生研究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或有6种好处!

白酒立大功!医生研究发现:糖尿病喝白酒时,或有6种好处!

游者走天下
2025-11-07 14:29:11
平行世界四维空间真存在吗?网友:我去过阴间,在上五年级的时候

平行世界四维空间真存在吗?网友:我去过阴间,在上五年级的时候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5-06 00:07:14
日本高官发出威胁,中日未来若开战,核武或许是唯一选择!

日本高官发出威胁,中日未来若开战,核武或许是唯一选择!

通文知史
2025-11-09 20:45:02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主动开放主业领域场景

北京商报
2025-11-10 17:34:05
乌军士兵在哈尔科夫州大规模投降

乌军士兵在哈尔科夫州大规模投降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10 15:11:02
南京男子花198万买房,7年后才发现地下室,原房东一直没搬走...

南京男子花198万买房,7年后才发现地下室,原房东一直没搬走...

诗词中国
2025-11-10 18:32:41
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发起反攻,进展迅速

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发起反攻,进展迅速

名人苟或
2025-11-10 19:45:07
中国船舶邀请26年前捐140元造航母的“小朋友”参观,附赠福建舰入列纪念手表

中国船舶邀请26年前捐140元造航母的“小朋友”参观,附赠福建舰入列纪念手表

澎湃新闻
2025-11-10 19:13:05
才买2年就被车企“抛弃”?这群车主开始破解车机了。

才买2年就被车企“抛弃”?这群车主开始破解车机了。

差评XPIN
2025-11-11 00:09:14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娱圈小愚
2025-11-10 09:10:46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假如日本出兵介入台海,中国大陆可以攻打日本本土吗?

假如日本出兵介入台海,中国大陆可以攻打日本本土吗?

知鉴明史
2025-10-26 08:30:03
卫健委通报医院回应,当事人报警,涉事副院长与女医生将被问责

卫健委通报医院回应,当事人报警,涉事副院长与女医生将被问责

现代小青青慕慕
2025-11-08 05:57:56
369元!小米“价格屠夫”又出手,这次到底值不值?

369元!小米“价格屠夫”又出手,这次到底值不值?

雷科技
2025-11-10 14:42:47
腰粗屁股大女生看过来,粉色吊带配紫色瑜伽裤,这样穿自信又时髦

腰粗屁股大女生看过来,粉色吊带配紫色瑜伽裤,这样穿自信又时髦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10 15:03:35
祖院长早期下基层照片被挖出!儒雅帅气,网友:桃花眼好"闪亮"

祖院长早期下基层照片被挖出!儒雅帅气,网友:桃花眼好"闪亮"

夜深爱杂谈
2025-11-10 20:47:09
女子发现男友脖子“草莓印”及暧昧聊天后悔婚,一审判女方返还17万元彩礼

女子发现男友脖子“草莓印”及暧昧聊天后悔婚,一审判女方返还17万元彩礼

红星新闻
2025-11-10 21:18:13
电讯报分析维尔茨表现不佳:队友拖了他的后腿是原因之一

电讯报分析维尔茨表现不佳:队友拖了他的后腿是原因之一

懂球帝
2025-11-11 09:22:07
几乎所有人都背着债,政府负债,企业负债,钱到底跑哪儿去了呢?

几乎所有人都背着债,政府负债,企业负债,钱到底跑哪儿去了呢?

流苏晚晴
2025-07-21 18:37:59
2025-11-11 10:59:00
我心纵横天地间 incentive-icons
我心纵横天地间
分享有趣的事情
7383文章数 233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创了纪录 上台20天中方两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何超莲窦骁真的没离婚?

财经要闻

巴菲特谢幕信:感叹活到95岁是幸运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下一代丰田GR卡罗拉或搭全新2.0T四缸发动机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亲子
游戏
数码

手机要闻

国产手机进入万级大电池竞争时代:消息称10000mAh±电池顺利试模

今年冬天最经典的4双鞋,年年穿都好看!

亲子要闻

不孕不育人数已超5000万,男性如何守护生育力?牢记6个建议

《寂静岭f》Switch版本或已确认?官网信息引发热议

数码要闻

谁还在买电视?中国市场连续四月下滑 10月出货量暴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