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就在黑龙江对岸,有个叫犹太自治州的地方存在了快一个世纪。
面积比海南还大,离中国边境只有一江之隔。在这么一个位置建犹太自治区,当年苏联到底打的什么算盘?而现在这个自治区现状又如何?
![]()
苏联的一石三鸟计划
翻开地图就能看到,这个犹太自治州紧贴着我们黑龙江省,边界线长达584公里,首府比罗比詹就在江对岸。1934年苏联正式设立这个自治州时,可不是随便选的地方。
当时苏联境内有200多万犹太人,在欧洲到处受排挤,急需安置。一开始犹太人想去克里米亚半岛,那儿气候好、土地肥,美国的犹太慈善组织"焦英特"甚至承诺提供资金援助。
但苏联高层一口回绝了。原因很简单:克里米亚战略位置太重要,而且那里已经有鞑靼人、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混居,再塞进大量犹太人,民族矛盾就炸了。
![]()
于是苏联把目光投向了远东这片"鸟不拉屎"的地方。为什么选这里呢?原因有三。
第一,距离欧洲够远,犹太人就算想搞事也翻不起浪花。第二,这地儿人烟稀少,正好需要有经济头脑的犹太人来开发。第三,也是最关键的,这块地是1858年通过《瑷珲条约》从中国抢来的,沙俄心里明白这地盘来路不正,把犹太人弄过来,一旦中国想收回,局面就复杂了,有利于巩固占领。
1928年3月,苏联政府正式通过决议,要在黑龙江沿岸设立犹太民族行政区。两年后,又通过了《关于在远东边疆区组建比罗比詹民族区》的决议。苏联的宣传机器开足马力,把比罗比詹吹成"社会主义版以色列"。
![]()
从1928年开始,一列列火车载着犹太家庭穿越西伯利亚,奔向这个陌生的东方家园。苏联还专门成立犹太文化委员会,推广意第绪语教育,建犹太学校、剧院、报纸社。到30年代末,全州犹太人占比超过20%,街头挂着犹太文路牌,学校教意第绪语,剧院演犹太戏,广播放犹太歌曲,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
可这儿冬天零下三十多度,夏天蚊虫遍地,土地贫瘠难耕种。第一年就有60%的犹太人选择离开,后来虽然陆续来了2.15万人,但走的也有1.15万。这地方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更别说发展农业了。
![]()
"犹太家园"彻底凉凉
1937年,苏联政治气候突变,不少有"外国背景"的犹太干部被打成"可疑分子"。犹太自治州的文化建设戛然而止,学校关门、剧院解散、报纸停刊,原本热闹的犹太文化活动一夜消失,犹太知识分子要么被抓,要么逃跑,整个自治州失去了文化根基。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大量犹太人被征召入伍或强制迁移,比罗比詹人口急剧下降。德国进攻苏联的理由之一就是要消灭东方的犹太人,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当时苏联境内犹太人规模确实庞大。战争期间,犹太自治州几乎成了空城。
![]()
战后苏联又批判犹太复国主义,对犹太文化活动进一步收紧。1956年,赫鲁晓夫坦言苏联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比罗比詹,但犹太人只在这座城市留下了一些犹太语标记。1958年,他更是直接承认犹太自治州的方案是不成功的。
转机出现在50年代,苏联重新给犹太自治州投资,发展矿业和林业。这地方还真挖出了宝贝,石墨储量世界第一,含量高达17%以上,还有大量的水镁石、铁矿、金矿。林业资源也丰富,面积超过220万公顷。苏联在这里建起了电厂、交通干线,搞起了木材加工和冶金工业。
![]()
但此时犹太人早没心思在这儿扎根了。70年代全州人口虽然增加到20多万,犹太人占比却降到了10%左右,而且越来越多的犹太青年说俄语、信东正教,犹太身份认同越来越淡。他们不再学意第绪语,不再参加犹太节庆,甚至连犹太姓氏都改了。
真正的致命一击来自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放开出境限制后,犹太人大量外流,有的去以色列,有的去德国美国。仅在70到80年代,从苏联移居国外的犹太人就达到24万人之多。比罗比詹的犹太人更是成批成批地离开,毕竟谁愿意在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受罪呢?
![]()
中俄边贸让"死城"重获新生
1991年苏联解体时,这个"犹太自治州"已经名存实亡。2020年统计显示,全州仅剩837名犹太人,占总人口的0.6%,信犹太教的更是只有0.2%。整个自治州除了名字还带"犹太"两个字,基本上跟犹太人没啥关系了。
不过别以为这地方就此沉寂了。进入21世纪后,中俄关系回暖,边境贸易逐渐兴起,犹太自治州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重新找到了存在价值。
2023年5月,黑龙江鹤岗、伊春代表团访问犹太自治州,双方谈了一大堆实在的合作项目:恢复阿穆尔泽特口岸客运通关、升级萝北口岸、发展边境旅游、农业投资、青少年交流等等。
![]()
现在全州人口约15.99万,以俄族、乌克兰族为主。虽然犹太人所剩无几,但"犹太文化"还保留在一些节庆活动、地标建筑和街头标识中,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对中国游客来说,能在家门口体验一下"犹太风情",还挺新鲜的。
更重要的是,中俄边境贸易给这个沉寂多年的地方带来了新活力。中国商人过去收购木材、矿产,俄罗斯人过来采购日用品、电子产品,边境小城又热闹起来了。当地政府也看准了这个机会,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
站在黑龙江边往对岸看,犹太自治州就在那儿静静地等着。从苏联的政治试验场到俄罗斯的边贸合作区,这块土地见证了太多历史变迁。
如今犹太人早就走光了,但这个地方却因为紧邻中国而重新找到了存在价值。比罗比詹今天不再讲意第绪语,但它确实听得懂普通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