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山区、高原地带的雨量监测一直是行业难题:要么设备扛不住极端环境,要么维护成本太高,要么数据传输不畅……智测云联雨量监测站的 “耐造” 设计和 “省心” 体验,为偏远地区监测提供了可行方案。
![]()
一、极端环境扛得住:从 - 40℃到 80℃的稳定运行
偏远地区往往气候极端,智测云联雨量监测站的温度监测模块(-40 - 80℃,±0.3℃) 不仅能精准监测环境温度,其自身也能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在青藏高原某监测点,设备在 - 30℃的低温下连续运行一年,数据完整率达 99.5%;在新疆某戈壁地区,设备在夏季 60℃的地表温度下,仍能正常采集数据。
这种 “耐造” 性能源于智测云联的工业级设计 —— 设备外壳采用防腐蚀、抗紫外线的特种材料,内部电路做了三防处理(防尘、防水、防盐雾)。某山区水利站的技术人员说:“以前换过好几款设备,不是冻坏了就是晒坏了,智测云联的设备装上去后,三年没出问题,太省心了。”
二、维护成本低:无易损件 + 远程运维
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设备维护成本极高。智测云联雨量监测站采用 “无易损机械部件” 设计,光学雨量模块、超声波风速风向模块等核心部件均无需频繁校准或更换。同时,设备支持远程运维,技术人员可通过网络对设备进行参数设置、故障排查、数据导出。
云南某偏远气象站的案例很典型,该站距离最近的县城有 200 多公里,以前设备出问题,技术人员来回要花两天时间。现在用了智测云联的设备,大部分问题都能远程解决,每年的维护成本降低了 70%。这种 “省心” 的维护体验,是智测云联深入调研偏远地区需求后,对产品进行的针对性优化。
三、数据传输灵活:适配多种网络环境
偏远地区网络覆盖不足,智测云联雨量监测站支持4G、卫星、LoRa 等多种通信方式,可根据现场条件灵活选择。在完全没有公网信号的地区,设备可通过卫星传输数据;在有局部 LoRa 网络的区域,可接入现有网络实现低功耗传输。
作为3A 级信用企业,智测云联还为偏远地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通信解决方案,确保数据能及时传输到管理平台。这种灵活的适配性,让智测云联雨量监测站能在祖国最偏远的角落,为防汛、气象、农业等工作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成为偏远地区环境监测的 “坚守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