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之家 | 温暖驻外人
数十万驻外人都在关注

驻外之家人才网
www.zhuwaizhijia.com
211法语生的非漂一年
记录下的加蓬真实生活图鉴
![]()
![]()
我是22年毕业于一所北方的普通211,专业为法语,时光荏苒,一晃,我竟然也毕业三年之久了。回首过去,毕业的时候非常迷茫焦虑,也想转行,所以最开始选择了在私企从事和法语无关的工作。后面还是觉得干本专业的工作能够攒点钱,是的就是这么普通的愿望,就选择了和大部分法语人一样的出路,去非洲,没想到,兜兜转转,竟然还是来了非洲。
![]()
![]()
我23年11月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来到相对富裕的西非国家——加蓬。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从埃航下机的我,踏入非洲大陆时,那种新奇而渴望探索的心情,利伯的土地上有潮湿的空气,目之所及处有带有异国情调的机场指示牌,大写的PAUL咖啡厅,熙熙往往的人群,我知道,属于我的一年非洲之旅开始了。
由于工作性质,我是在首都利伯维尔的一家医院从事翻译工作。加蓬的医保报销比例相对高一点,所以当地还是有很多老百姓可以看得起病,譬如眼科更多是白内障患者,内科是高血压,外科是脂肪瘤切除,等等。同时,加蓬医药分离,大部分药品在医生开具处方之后都要去外面的药店购买。令人觉得残酷的是,哪怕有医保,还是有很多人的病情拖到严重的不能再严重的地步才肯来医院,有些老人因为耽误了最佳手术时机而导致彻底失明,有些小孩出生就带有先天性的疾病但是也是拖到最后才会来看,故而导致当地儿童死亡率偏高,而这些疾病在中国基本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救治。
同时在祖国,我们也不会等到病情发展到这个程度才选择就医,就医意识相对强烈。加蓬贫富差距也比较大,两极分化,富裕的人西装革履,风度翩翩;而穷苦的人,疲于奔命,满脸沧桑。有些时候,我甚至有一种错觉,当我登上医院二楼的医务部,却仿佛已经跨越了一个阶级,就那么一层楼,却把人民割裂为两个世界。
![]()
![]()
我的日子比较单调,大部分时间都是两点一线,就是住宿地和办公地之间来回往返,不过这也是大部分非漂人的常态了。日常工作之外,我有时候会和同事一起去当地的梦菠萝商场购物,这是当地最大的商场,也是利伯的牌面了。里面有餐厅、李维斯、大型超市区、运动专卖店等等,基本可以满足国人大部分的购物需求,这也是利伯最繁华的一个区块了,附近也有加蓬的参议院,还有中国驻加蓬大使馆。附近还有法盟,可以参加法语等级考试。
在工作之余,有时候会和同事一起去外面吃西餐,体验一下当地美食。利伯也有类似国内的小吃街,各种烤肉、烤鱼的小摊,晚上也很有烟火气,当地人也算是有夜生活,不过还是不太敢尝试就是了,总怕吃坏肚子。
至于出行,我当年去了加蓬的海龟岛,不过并没有海龟;还有扭捏岛,体会了一把非洲风情,看到了很多野生动物。很遗憾的是,没有去加蓬洛佩森林公园看看。在加蓬我最喜欢逛的地方莫过于国王湾,在中国港湾承建的,很类似于国内的公园,晚上有很多年轻人来运动、散步,好不热闹。我现在都仍然怀念,在国王湾,吹着大西洋的海风,无聊地数数椰子树有几颗,再和亲朋好友一起哭哭笑笑的那些时光,有多么珍贵。
就像我的青春不复返,时光也握不住,在加蓬的日子也渐渐在回忆里褪色。当我落地北京机场,仿佛做了一场大梦,梦醒之后,又回归了国内的生活。午夜梦回之间,回想起自己曾在加蓬的海边捡过贝壳,曾经感受到大西洋海风拂面,曾在高台远望故乡的方向,曾对着头顶上的夜空许下人生愿望,曾拥有过、经历过、体验过这一年,也是我宝贵的人生财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