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
大型收割机在田间收割谷子。本报记者 张欢 摄
本报讯(记者 张欢)近日,安次区调河头镇北邵庄村的200亩谷子喜获丰收。大型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穿梭,金黄色的谷粒从传输袋口倾倒而下。
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种植户邵士华高兴地说:“我们今年种了200亩谷子,品种是张杂18号。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糯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生产出的小米色泽金黄、颗粒均匀、口感香糯,在京津市场很受欢迎。”邵士华说。
北邵庄村位于龙河南岸的永定河畔,常住人口1000余人,耕地面积3000余亩,湿地面积100亩,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永定河水灌溉着大部分农田。
近年来,该村把种植适应性强的谷物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特色产业,以种植谷子为主的小杂粮产业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渠道的“金色”产业。
“今年的谷子种植属于探索发展阶段,种植户效益提高,大家种植谷子的积极性很高。”北邵庄村党支部委员邵俊波说,接下来,该村将逐步扩大种植面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为种植户免费提供技术和管理指导,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拓宽销售渠道,注册小米品牌,谋划建设小杂粮加工车间,实现谷子种植有定向、销售有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