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卢龙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印庄镇等乡镇的广袤田野上,金色稻浪随风起伏,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稻香,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徐徐展开。连日来,稻农们纷纷开镰收割,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10月29日,记者走进印庄镇榆林甸村的水稻种植区,只见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村民在稻田里来回穿梭,一排排整齐的稻秆被迅速收割,砻谷机旁是排队等待脱壳的村民。一片忙碌的田野上,村民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笑容。
![]()
卢龙县印庄镇榆林甸村村民在砻谷机旁排队等待稻谷脱壳。 通讯员 孟佳 摄
“今年的水稻产量还行,亩产550公斤至700公斤,每公斤的价格在4元到6元之间,效益还不错。”村党支部书记刘冠群介绍。榆林甸村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适合水稻生长。
近年来,村里积极引进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实现了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智能化;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安全性。从播种、插秧到收割、烘干,各个环节都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托榆林甸村的资源优势,加大对水稻产业的投入,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同时,将积极探索水稻深加工产业,开发大米、米酒、米糕等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更好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刘冠群说。
近年来,卢龙县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依托“一渠百库”水利工程和青龙河优质水资源,坚持把粮食提质增产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积极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强粮食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全面推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丰产、农民丰收。目前,全县已发展生态水稻0.7万亩。
喜看稻菽千重浪。流连在秋日卢龙的田野,醉人的不仅仅是无尽的秋景和丰收的喜悦,还有粮食稳产增产的喜人图景和助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铿锵足音。
来源:秦皇岛Plus(通讯员:孟佳 记者:陈引玉 李金钟)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