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浏览行业最新资讯,看看你错过了哪些近期要闻?
一、聚焦试点 提升能力——重庆市2025年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交流培训会拉开帷幕
2025年10月29日,为期三天的重庆市2025年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交流培训会正式启动。重庆市疾控局、市疾控中心分管领导,以及各区县疾控中心及部门负责人共2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市疾控局综合监督一处处长罗继开主持。
![]()
重庆市疾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志丹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他强调,全市疾控监督员试点工作要锚定打造重庆辨识度改革成果的方向,着力推进业务规范化与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重庆市疾控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唐啸在启动仪式上总结了上一个试点周期中心的主要工作,同时明确了中心后续工作方向——将继续全力以赴推动 “常态化监督+专业化指导” 双线并行的疾控监督模式。同时,他还向区县疾控中心强调:一是要组建监管指导中心,构建协同监管格局;二是要规范疾控监督员管理,打造复合型疾控监督员队伍;三是要提升技术支撑能力,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培训会特别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邱五七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蒋炜研究员,以及市疾控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龙江等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培训期间,第一轮试点区县还将进行工作经验分享。
此次培训意义重大,不仅将有效指导各区县试点工作方案的设计,还将进一步提升疾控监督员的业务能力。
新闻来源:重庆疾控
争上游有话要说:
疾控监督员第一阶段试点通过技术赋能与机制创新,特别是智能监管平台推广和移动执法普及,显著提升了传染病防控效能,为全国推广奠定基础。不少地区的疾控监督员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多地通过数智化手段强化医防融合和监测预警能力。争上游疾控监督员综合管理云平台是疾控监督员开展线上监督、动态评估、风险研判的信息化工具,以信息化手段提高疾控监督员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化自查、报告、处置能力。云平台围绕疾控监督员工作职责及重点进行功能设置,整合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理、智慧监测等多种板块接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帮助有关部门对疾控监督员、医疗机构、专家等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管控。入驻医疗卫生机构的疾控监督员可以利用平台对医疗机构开展疾控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进行上传下达,保证报告的时效性。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平台定期查看和审核疾控监督员的工作记录、报告和统计数据等,并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统计功能,对疾控监督员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和优化疾控策略,提高试点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在线监测技术引领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变革——全国专家研讨会在剑阁成功举办
10月28日至29日,一场聚焦“在线监测技术应用”的全国专家研讨会在剑阁县举行。国家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等单位携手多省市专家,通过实地调研和集中研讨,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变革找方法、定方向,助力提升监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
此次活动是推进国家疾控局“在线监测技术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非现场执法工作中的应用现状调查”项目的重要举措。10月28日下午,国家疾控局监督二司、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以及四川省疾控中心、广元市卫生健康委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先到剑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座谈调研,深入了解基层在技术应用中的实际情况,为后续研讨做足准备。
10月29日上午,全国专家研讨会正式召开。北京、上海、浙江、湖北、四川等10多个省市的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行业协会及高校的40多位专家参会。剑阁县政协副主席唐永红致欢迎辞,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四川省疾控中心、广元市卫生健康委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及专家代表作交流发言。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党委书记姚孝元、国家疾控局监督二司一级调研员高兴旺在会上讲话,明确了技术应用和监管转型的重点方向。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项目负责人苏丽琴博士详细汇报项目阶段性进展。天津市和平区、宁波市北仑区、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代表分别结合实践,分享在线监测技术在非现场执法中的应用经验,以及相关标准的研制与落地成效。与会专家围绕“在线监测技术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非现场执法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路径”展开深度研讨,现场氛围热烈,观点碰撞充分,为技术深化应用提供了多元思路。
研讨环节结束后,苏丽琴博士宣布正式启动中国卫生监督协会相关团体标准立项工作。此举标志着在线监测技术在卫生监督领域的应用迈出标准化、规范化关键一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研讨会议程紧凑、内容务实,不仅搭建跨区域、跨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思想碰撞与经验共享,更在技术应用瓶颈突破、监管模式创新、行业标准建设等关键议题上深化共识、凝聚合力,为持续推动在线监测技术与卫生监督工作深度融合、助力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现代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新闻来源:健康剑阁
争上游有话要说: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卫生监督领域带来系统性变革,推动监督模式从传统人工监管向智能精准治理跃升,在线监测技术正处于规模化应用期(不少地区已经完成硬件部署),但距离深度赋能执法仍有“最后一公里”待突破。争上游科技作为智慧卫生监督领域的领军企业,为各级将部门提供了一系列创新的系统产品解决方案。争上游“智慧卫监”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将以往碎片化的卫生监督监控场景集成融合至统一平台上,大幅提升卫生监管覆盖广度和深度,同时将在线监测(如水质、空气质量、医疗废物、职业卫生等)作为卫生监管的有力补充,实现对被监管单位进行远程实时在线监管,及时掌握现场动态,为案件处理提供证据支持,大幅了提高卫生监管效能,是卫生健康执法人员的“顺风耳”“千里眼”。监管部门通过平台对企业进行有效远程监管,同时归集卫生健康领域相关单位信用数据,健全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信用档案,通过“信用+智慧监管”的模式加强对卫生健康领域相关单位的依法执业风险研判、预警提醒和问题自查整改,有效减少执法行为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三、关于推行公共场所卫生备案管理的通知
近日,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山西省疾控局《关于推行公共场所卫生备案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推行公共场所卫生备案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通知》工作要求:
(一)加大宣传力度。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加强公共场所卫生备案管理改革的宣传工作,按照“属地化管理”“谁备案,谁告知”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全面告知公共场所卫生备案法律依据、备案条件、申请材料要求、办理时限、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等,督促未备案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按规定履行备案手续,引导公共场所经营单位依法办理卫生备案。
(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完成卫生备案后,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当组织进行现场核查,并完善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对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饮用水供水设施设备等的重点场所,在完成卫生备案之日起60天内完成现场核查。对于现场核查不合格的应依法处置。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当将施行卫生备案管理的公共场所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本底库,按规定实施随机监督抽查。
(三)强化组织保障。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要高度重视公共场所备案工作,及时调整优化业务流程,确保许可改备案工作落实到位,本通知下发前已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的,原证继续有效。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或者发生变更时,按本通知的规定进行备案,不再延续或者变更原卫生许可证。
新闻来源:大同市人民政府官网
争上游有话要说:
《通知》再次明确录像厅(室)、音乐厅、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书店及国务院决定规定的公共场所由原来的许可改为卫生备案管理,各级疾控要及时优化调整审批系统,以适应政策法规的需求。争上游科技基于对公共场所卫生备案的最新政策需求,自主研发的“公共场所卫生备案审批系统”已成功落地应用。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备案审批的全程电子化,更构建了一个贯穿事前、事中、事后的智慧监管数据底座,为各地监督部门提供了一套成熟可靠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系统充分考虑各地数字化基础差异,提供“线上自主申请”与“线下窗口登记”双通道。经营单位可通过卫生健康门户网站提交,全程无需跑腿;对于数字化操作有困难的申请人,工作人员可通过备案审批系统代为录入,确保服务全覆盖、无死角。系统能将分散的备案信息转化为集中的数据资产,为实施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监管等现代化治理手段奠定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