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全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可以说是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国家队选拔”。毕竟,作为当前高职教育最具分量的重点建设项目,它从示范校、骨干校建设逐步升级而来,每一所入选院校都是经过教育部、财政部严格筛选的“国家严选”代表。
而且,入选院校需在产教融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核心领域具备过硬实力,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综合水平的重要标杆,能入选的院校,相当于拿到了职业教育领域的“金字招牌”。
![]()
不久前,第二期“双高计划”入选名单公布,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此次入选的高校,显得格外瞩目。
这不仅意味着未来该校能更深入地参与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实践中,在专业群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等方面获得更多资源与机遇,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办学层次和行业影响力;更意味着考生在选择该校后,就等于进入了“国家严选”的培养体系,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更贴近产业需求的培养方案,未来就业时也会更具竞争力。
![]()
在第二期“双高计划”的遴选标准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成效无疑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而从该校自身优势来看,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入选,离不开其在产教融合领域的深耕细作。
例如,三峡职院与兴发集团共建的现代化实训基地——精细磷化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就是破解职业教育“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创新性示范。
该基地的实训设备相当亮眼,例如合成氨工艺实训区的3米高微缩装置,以20∶1比例精准复刻工业生产线,还用压缩空气和水替代危险介质,既解决了高危行业实训的安全难题,又让学生能亲手操作核心工艺设备。这种“沉浸式实操”,能让大二学生在一周封闭实训后就熟练掌握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等电气元件的操作,让产教融合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
此外,三峡职院与兴发集团的“深度绑定”也构建了良性的教学工厂生态圈,让其人才培养更加贴合产业需求。特别是双方形成的“共建共管共享”的创新机制,实现了空间上学生能实时接触磷化产业前沿产线;教学上实施“双导师制”,企业工程师和院校教师联合开发了28个实训模块;资源上企业投入了价值6000万元的生产设备,建成覆盖化工全链条的六大功能区。
在这种深读协作的模式下,三峡职院在2024年下半年就完成了500名该校学生轮训,充分实现了不出基地就能完成从理论到技能的全过程,让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真实的生产场景。
![]()
在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迈向“内涵提质”的关键阶段,“双高计划”早已不是简单的头衔,而是衡量高职院校核心实力的“国家认证”。而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凭借在产教融合上的优势和突出的发展潜力,成功跻身“双高”行列,难道不值得重点关注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