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零售研究院(SRI)分享:
告别消费升级幻觉:我们正在进入“分级零售”时代。
整理|齐鸿
极致零售研究院(SRI)资深研究员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消费选择前所未有的“折叠”时代。在公司楼下,白领们会为了一杯20多元的霸王茶姬心甘情愿排队半小时;而在几步之遥的街边,8元一杯的蜜雪冰城同样门庭若市。午餐选择上,有人走进装修精致的连锁店点一份40元的健康轻食,也有人对路边摊15元热气腾腾的麻辣烫情有独钟。
这并非简单的“消费升级”或“降级”可以概括。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信号——消费分级,正以前所未有的颗粒度,解构并重塑着我们所熟悉的零售业。其背后,是供应链、物流、数据和技术共同驱动的一场效率革命。
一、解码消费动机:
“懒馋装贪”背后的万亿生意
如果说过去消费的动力是“需要”,那么今天的消费动力则更多源于“人性”。四个字——懒、馋、装、贪,构成了新消费时代的底层密码。
- “懒”的极致化:从“即时满足”到“前置规划”
“懒”不再只是叫个外卖,而是催生了一个“服务到家”的生态系统。当山姆会员店的“极速达”承诺1小时内将生鲜食材送上门时,它解决的不仅是“快”,更是“planning for lazy”——帮你提前规划好家庭食谱并一键送达。同样,“代厨上门”服务,则将“懒”的境界提升至“连动手都省了,但吃的却是住家菜”。
- “馋”的新鲜主义:感官体验与全球猎奇
“馋”驱动着人们对“第一口”的极致追求。盒马的“生鲜试吃”“现场制售”区,通过即时的感官刺激激发购买欲。而山姆店内陈列的泰国椰浆、澳洲牛排,则满足了消费者“舌尖上的环球旅行”的猎奇心理。这不再是简单的口腹之欲,而是一种低成本、高频率的“自我奖赏”。
- “装”的身份认同:为社交货币与个性化买单
“装”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表达。当年轻人购买霸王茶姬并分享到小红书时,他们消费的不仅是茶饮,更是其国风设计带来的社交货币会员制商店提供的限量版、独家商品,如巨型包装的零食或定制礼盒,完美契合了“通过消费展示独特品味”的“装”的需求。
- “贪”的效率博弈:精打细算与价值最大化
“贪”是人类本能,在当下演变为对“价值效率”的极致计算。拼多多的成功,在于将“贪”游戏化、社交化。而Costco山姆的会员模式,则是让消费者通过预付门票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在全年购物中“赚回票价”,享受到“大包装、低毛利”带来的长期价值,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贪”。
二、用户需求重构:
从“货找人”到“人控货”的权力转移
消费者的耐心正变得越来越有限。他们不仅想要好东西,还想要“刚刚好”的东西。
- 场景一:减少10秒的等待
7-11,接入扫码购和自助收银已成为标配。这节省的不仅是商户的人力,更是消费者宝贵的10秒钟排队时间“刷脸支付”的普及,让支付动作从“掏出手机-打开App-扫码”简化为“看摄像头一眼”,这是对“懒”的深度迎合。
- 场景二:30分钟的生命时间
“30分钟到家”已从竞争优势变为基础服务。当一个家庭主妇发现做饭时少了某种调料,或一个年轻人深夜想吃宵夜时,半小时的等待时限成为了他们选择平台的关键。这背后,是对消费者“临时生命时间”的精准抢占。
- 场景三:55度的恰到好处
那个“倒入100度热水,摇10下变成55度”的“55度杯”是产品人性化的绝佳案例。它解决的不是一个宏大的健康问题,而是一个极其细微、却普遍存在的痛点——“想马上喝水,但又怕烫”。这预示着,产品的竞争已从功能、参数,进化到对“瞬时体验”的洞察。
三、供应链嬗变:
数据驱动的“快反”战争
当需求端变得瞬息万变,供应端的战争就从“规模与成本”转向了“速度与精准”。
- Costco的“流动的艺术”:其29.5天的库存周转率意味着货架上的商品几乎每月一新。这种“轻度饥饿感”让消费者每次购物都有探宝的新鲜感,背后的秘诀是“营采一体化”和“极致SKU”策略,用单品的巨大销量倒逼供应链效率。
- 山姆的“22天奇迹”:从在小红书上监测到“生椰拿铁”话题爆发,到22天后将“Member‘s Mark生椰拿铁套装”摆上货架,这背后是一套高效的“数据-决策-执行”闭环。
- 数据中台像雷达一样扫描社交平台,捕捉消费趋势。
- 一旦信号足够强,48小时内即组建由采购、研发、营销构成的“特种部队”。
- 凭借全球采购网络,7天完成泰国椰浆的直采链路搭建。
- 营销端同步准备内容、教程,5天内完成包装设计和上线
这种“并联式”开发流程,彻底颠覆了传统企业“串联式”的漫长周期。
- 端午粽子的“精准打击”:传统的节庆商品备货如同赌博,极易造成库存积压。而某零售巨头的做法是:
- 前置洞察:通过会员数据发现“咸蛋黄肉粽”搜索量暴增180%,且家庭装需求占75%。
- 营采协同:采购端凭此数据,提前3个月锁定五芳斋产能,独家定制800g家庭装。
- 营销试水:在APP端推送“端午早鸟价”进行预售,不仅测试市场真实反应,更用50万盒的预售量锁定了大部分成本。
- 供应链调度:根据各区域的预售数据精准分配库存,实现“千店千面”的配货。
最终,将行业平均90天的上市周期缩短至45天,实现8000万GMV零滞销
四、未来已来:
以“人效”为核心的零售新图景
未来的零售竞争,将不再是线上与线下之争,而是“网络协同”“数据智能”之争。
- 知人:通过会员体系与数据中台,绘制清晰的用户画像,实现“千人千面”的推荐。
- 知货:通过IoT设备与区块链技术,实现商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溯源追踪,让“新鲜直达”成为可信赖的承诺。
- 知场:通过店仓一体化,一个门店既是体验中心,也是前置仓。社区微仓众包物流网络,则实现了成本与效率的最优解。
结语
消费分级的本质,是人的分化与重构。它迫使企业从过去关心“货架上的商品”转向关心“手机另一端的那个人”。他的情绪、他的时间、他的社交需求、他对性价比的精密计算,共同构成了新零售的终极战场。
这场变革的核心,不再是技术本身,而是企业如何利用技术,更快地读懂人心,并更高效地组织资源去满足它。当零售的焦点从“货与场”彻底回归到“人与心”,一场深刻的效率革命,才刚刚开始。
关注我们,学习更多零售商业案例
安踏 vs 李宁业绩增长差异根源:DTC模式的地基效应
优衣库DTC转型的真正的杀手锏是什么?
当所有人逃离线下,优衣库为何押注“大店战略”?
优衣库的“产品金字塔”|九大经典SA款:从商品企划到爆款落地的全链路拆解(深度)
山姆会员店,“三轮”驱动,5年业绩翻了30倍
严选爆品+情感黏性+数据中台,山姆中国2025年8店狂飙的底层逻辑
《2025DTC案例拆解与运营在线训练营》今日正式启幕!以案例为镜,以数据为尺,探索零售终极答案。
《2025消费品DTC研究报告》发布|从“渠道”到“用户”,品牌如何拿捏当代年轻人?
[招募令] 零售精英集结!与极致零售研究院(SRI)共筑行业未来——用实战智慧,引领中国零售新纪元
-我们是谁-
极致零售研究院(SRI),是一家专注于新零售与企业DTC数智化转型的智库,也是企业DTC战略转型的陪跑者。我们通过前沿研究、战略咨询与高端培训,为企业提供贯穿DTC转型全链路的方法论与实践指南,赋能企业构建直达用户的增长能力。
-我们能做什么-
![]()
![]()
![]()
极致零售智库专家已为“美的集团、上汽集团、明基集团、永旺集团、银座集团、伽蓝集团”等数十家制造型企业、厂商、消费品、零售类企业提供DTC驱动增长的内训课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