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10月31日电 近日,在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的冷水鱼驯养繁育基地,清澈的泉水在鱼池中循环流动,成群鱼苗游弋划出水痕,工人们身着防水装备,将网箱缓缓沉入池中,描绘出一幅冷水鱼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呼中区地处高纬度地带,呼玛河水系流经此地,冰雪融水富含矿物质,水温适宜,为冷水鱼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为打造“呼中冷水鱼”品牌,呼中区政府出资对细鳞鲑、茴鱼进行营养与安全检测,并据此成功申报“名特优新”产品标识,推动产品从“优质”走向“优价”。
如今,“呼中冷水鱼”已“走”出深山,“游”向四方。2025年,该冷水鱼基地出售鱼苗17万尾、鱼卵20万粒,另有23万尾意向订单,客户覆盖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产品供不应求。
产业兴旺带来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共赢。生态效益上,珍稀鱼种规模化繁育有助于恢复自然种群,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经济效益上,该基地年产值最高达200万元,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力;社会效益上,项目直接创造20个就业岗位,带动养殖户增收,冷水鱼养殖正成为呼中富民强区的新兴产业。
从技术突破到政策扶持,从生态保护到产业富民,呼中区冷水鱼产业正蓬勃发展,在大兴安岭的林海雪原间“游”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尚城、陶然、白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