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5-10-31 08:47
中商情报网讯:国货品牌的快速崛起以及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多元化和专业化,正推动中国化妆品行业进入一个以创新和品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未来通过加强研发、深耕东方文化美学和拓展全球布局,化妆品行业将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型升级。
一、化妆品行业概况
化妆品是以涂擦、喷洒或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化妆品行业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为核心,通过研发和销售护肤、彩妆、香水等产品,致力于帮助消费者提升个人自信、实现自我表达。它是一个深度融合了科技与时尚,并持续快速发展的活力领域。
![]()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化妆品行业发展政策
我国通过一系列政策从法规完善、创新支持、产业升级、安全监管和绿色发展等多个维度推动化妆品行业发展,促进国货品牌崛起,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
1.化妆品市场规模
受经济环境影响,消费者决策趋于理性,化妆品品牌纷纷聚焦高性价比产品,致使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同比略有收缩。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860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3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9626亿元。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化妆品产品类型占比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中国化妆品市场中,护肤品占比最大,2024年市场规模为3826亿元,占比40.94%。其次是个人护理产品和彩妆产品,2024年市场规模分别为2018亿元和1026亿元,分别占比21.59%和10.98%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化妆品销售渠道占比
当前,中国化妆品以线上销售渠道为主。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通过线上渠道销售的化妆品市场规模为5365亿元,占比57.4%,通过线下渠道销售的化妆品市场规模为3981亿元,占比42.6%。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国货品牌市场占有率
通过科技创新、文化赋能、精准营销,国货品牌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国货化妆品品牌市场规模达4664亿元,占比49.90%。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国货化妆品品牌市占率将达到50.4%。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化妆品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格局分散。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前五大化妆品品牌市场份额合计占比21.3%。同时,中国国货化妆品行业也呈现高度分散的特征,2024年,中国前五大国货化妆品品牌市场份额合计约占10.1%。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6.化妆品重点上市公司
中国化妆品行业上市企业已经形成了清晰的梯队格局,其中珀莱雅在2024年成为国内首个营收突破百亿的化妆品上市公司,引领国货美妆行业。此外,主要的上市公司还包括上美股份、上海家化、巨子生物、贝泰妮、华熙生物、水羊股份、丸美股份等。
![]()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化妆品行业重点企业
1.珀莱雅
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构建新国货化妆品产业平台,主要从事化妆品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主要拥有“珀莱雅”“彩棠”“Off&Relax”“悦芙媞”“CORRECTORS”“INSBAHA原色波塔”“惊时”“优资莱”“韩雅”等品牌。公司自有品牌已覆盖大众精致护肤、彩妆、洗护、高功效护肤等美妆领域。
2025年上半年,珀莱雅营业收入为53.62亿元,同比增长7.21%,归母净利润为7.99亿元,同比增长13.80%。上半年,公司珀莱雅品牌收入39.78亿元,占比74.19%,其他品牌收入13.78亿元,占比25.70%。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上美股份
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品牌化妆品公司,专注于大众护肤产品、母婴&青少年产品、洗护个护产品、彩妆产品、功效(医学)护肤产品及高端护肤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25年上半年,上美股份总营收为41.08亿元,同比增加17.29%,股东应占溢利5.24亿元,同比增加30.65%。上半年,公司护肤产品收入34.24亿元,占比83.3%,母婴护理收入5.57亿元,占比13.6%。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上海家化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日用化妆品行业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之一,前身是成立于1898年的香港广生行,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行业中首家上市企业。公司主要从事日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品牌包括六神、玉泽、佰草集、美加净等。公司对品牌进行分梯队管理,第一梯队是六神和玉泽,第二梯队是佰草集和美加净,高夫、启初、家安等为创新品牌。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10.83%,归母净利润4.05亿元,同比增长149.12%。上半年,公司个护收入15.90亿元,占比45.70%,美妆收入7.471亿元,占比21.48%。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巨子生物
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立足科技美学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国基于生物活性成分的专业皮肤护理行业的先行者及领军者。聚焦功效性护肤品、医疗器械、功能性食品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三大产业方向。
2025年上半年,巨子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2%,股东应占溢利11.82亿元,同比增长20.23%。上半年,公司功效性护肤品收入24.10亿元,占比77.4%,医用敷料收入6.93亿元,占比22.3%。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贝泰妮
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薇诺娜(Winona)”品牌为核心,“薇诺娜宝贝(Winona Baby)”、“瑷科缦(AOXMED)”、“贝芙汀(Beforteen)”、“姬芮(Za)”、“泊美(PURE&MILD)以及“初普(TriPollar)”等多品牌共同发展。公司专注于应用纯天然的植物活性成分提供专业、有效的皮肤护理产品,重点针对敏感性肌肤,在产品销售渠道上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专业化妆品生产企业。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4.64亿元,同比下降13.78%,归母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下降34.45%。上半年,公司护肤品收入20.01亿元,占比84.36%,彩妆收入2.387亿元,占比10.07%。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化妆品行业发展前景
1.政策红利与监管创新
国家药监局通过《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构建“最严谨标准”体系,实施特殊化妆品注册/普通化妆品备案分类管理,强化安全评估与功效验证(如防晒SPF值人体测试、美白产品斑马鱼实验)。同时,鼓励新原料研发(如微生物发酵、纳米技术)、支持“东方美谷”等产业集群发展,并推动无动物测试、可降解包装等绿色生产模式,为行业规范化、集约化、可持续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市场规模与消费潜力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2024年规模达9346亿元,护肤、彩妆、男士护肤等细分品类增速显著。庞大的14亿人口基数、Z世代“成分党”理性消费崛起、男性护肤需求激增,叠加出口额同比增长10.8%至72亿美元(东南亚、日韩为主阵地),形成“内需+出海”双轮驱动的消费增长极。
3.科技赋能与文化自信
AI皮肤检测仪、3D打印定制粉底、智能美妆镜等技术提升个性化体验;国货品牌通过“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实现突围——如珀莱雅环肽-161专利、HBN双A醇抗老体系缩小与国际品牌技术差距,毛戈平“国家级化妆师IP”、花西子“东方彩妆”文化叙事、故宫联名等国潮元素强化品牌认同,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最终迈向全球化妆品强国行列。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