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长子朱迈先是中共地下党员,他曾率7千国民党军政人员在桂北起义,可为何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却被枪毙了呢?
朱迈先是朱自清散文《儿女》中提到的“年纪轻轻就背上蜗牛壳的头生子”,虽然他才华出众,但他并没有成为文二代,反而走了一条危险的革命道路。
![]()
抗战胜利后,由于物价飞涨,月薪只有90元的朱迈先生活异常拮据。
虽说朱迈先只是国民党部队的一名中校军官,但当时国军部队腐败成风,大小军官都利用职权疯狂敛财,可朱迈先虽然穷得油都吃不起了,但始终保持着清廉的作风,有人劝他利用职务之便捞油水,他一口回绝,并说道:“我父亲宁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我是他的大儿子,又怎么能给他抹黑呢!”
当时,朱迈先是国民党第19师政治科中校科长兼政工队长。
他早在1938年加入国民党部队,但他在部队里是个特殊的存在,他不仅利用职务之例,向官兵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还组织学习文化知识,宣讲共产党信念,从而让国民党官兵对共产党有更深刻的了解,对抗战也更加有信心。
没错,朱迈先就是潜伏在国军部队里的地下党员。
朱迈先不光遗传了朱自清的文学天赋,还是爱国青年,他早在崇德中学读书时,就负责编辑学生刊物《崇德学生》,他的文采和爱国情怀对同学的影响很大,比如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就对他念念不忘,后来回国探亲时还在打听他的下落。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朱迈先毅然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中,他不光组织同学抗日游行,还秘密加入了共产党,并响应北平地下党的号召南下革命,继续投身于党的工作中,由于工作突出,被推选为中共扬州特支书记。
为了宣传抗日救亡,朱迈先还联合文艺界人士成立了“江文团”,一路风餐露宿,通过写标语、演话剧等,向民众宣传抗日思想,鼓励大家积极抗日。
1938年,国共两党二次合作共同抗日,但国民党内部仍有势力破坏抗日统一战线,朱迈先响应中共提出的“到友军中去,到敌人后方去”的号召,经过组织批准加入了国民党部队,成为国民党16集团31军的士兵。
![]()
朱迈先先后参加过桂南战役和桂柳会战等,在桂林失守后,他又被派到新编19师,在师长蒋雄的麾下担任中校科长兼政工队长,在那一时期,他主要负责宣传工作,同时他还调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部队筹集物资,从而缓解了部队的困难。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的腐败和大肆敛财,让民众的生活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朱迈先由于不肯同流合污,因此生活清贫,原本他想带新婚的妻子回家探望父母,却因筹不齐路费只能作罢。
1949年,时任桂北第八专署秘书的朱迈先看到国民党国民党节节败退,深知解放指日可待,于是他一边与地下党组织联系,向他们传递重要情报,一边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在他的奔走下,7千多国民党军政人员在桂北起义,加速了解放广西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朱迈先选择留在桂林松坡中学教书育人,然而当时国家为了肃清国民党反革命残余势力,在全国开展镇反运动,于是曾在国民党任职的朱迈先就被关进了监狱。
朱迈先虽然讲述了他多年为革命事业所做的努力,并称自己是潜伏在国民党部队里的地下党员,然而由于他是秘密入党,再加上做地下党员时,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都是单线联系,可这些重要的证人却在解放前就已经牺牲了,因此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法院以“匪特”的罪名判处了他死刑。
1951年,33岁的朱迈先含冤而死。
在他临终前,他在留给妻子傅丽卿的遗书中称:“我无愧于国家和人民,我相信组织会还我清白。”
![]()
此后,傅丽卿一直为给朱迈先平反而奔走,直到改革开放后,全国开始拨乱反正时,朱迈先的案件经过复核才认定错判,于是法院撤销原判,并为他恢复名誉,而这时的朱迈先已经离世33年了。
不得不说,朱迈先的结局令人痛心,但他的精神却让人动容,他不仅用行动践行了革命的重要性,而且他还坚守了革命信念,他的精神会代代相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