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人民日报对电影《731》的诠释。
电影《731》定档9月18日上映消息的发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轰然炸响,在国民中引起强烈地震动。
消息发布仅一个小时,“731定档”的相关话题遍及网络,久久霸榜热搜。
无论是朋友圈还是视频,全国的“家人们”都急匆匆地分享着这一消息。
有600万人预约观看,有上亿网友参与讨论。
不少网友慷慨激昂地表示:
国仇家恨!如果我们选择忘记这段历史,何以面对为争取民族独立,慷慨赴死的民族志士;何以面对3000万被日本侵略者屠杀的死难同胞!
![]()
《731》海报
这些迹象表明,《731》不是一部单纯的电影,而是一个民族对历史记忆的坚守,是“吾辈自强”的精神高涨,是怒发冲冠,壮怀激烈的国魂彰显!
![]()
731罪证陈列馆
能有如此巨大的社会效应,是因为《731》不同于已有的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它深层次地揭示了日军当年实施的令人发指的残酷暴行。
这就是被称为“731”的细菌战研究。
![]()
731“冻伤实验”雕塑
他们用中国活人做标本,进行鼠疫、炭疽、结核菌、人与马血互换、人畜杂交、人体四肢互换等等这些惨无人道的实验。
冻伤实验中,受害者被暴露在极寒中,观察肢体坏死的情况。
毒气实验里,他们在密闭空间中承受毒气的侵蚀。
更有甚者,被直接送上手术台,在清醒状态下遭受活体解剖……
种种极端的折磨,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忍的暴行,德国法西斯得知后,都大为震惊。
![]()
《731》导演赵林山
为了还原这段被尘封的黑暗历史,《731》剧组付出了10年的坚守与努力。
导演赵林山和编剧刘恒查阅文字资料8000多页,观看视频影像423小时,采访国内外的相关人员上千名,力求“每一处细节均有史可依。”
![]()
《731》海报
为了真实地还原历史,他们不仅按1:1的比例建造了731部队遗址,还耗时8个月,用300吨钢材复制了日军运送活体实验对象的密闭车厢,包括车厢的铆钉、内壁上的血手印与指甲抓痕等等细节,都做到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
姜武在《731》中饰演当年的受害者
为了体现影片的生动与鲜活,演员也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拍摄冻伤实验戏份时,片场温度低至零下20度,饰演受害者的姜武仅穿单衣,主动将胳膊浸入冰水,再暴露于寒风中,亲身模拟冻伤实验的过程,即使嘴唇冻紫、睫毛结霜也坚持不用保暖工具。
姜武由衷地表示道:
比起真正的受害者,这点冷不值一提。
饰演被日军试验品的群演,坚持每天控制饮食,只为了还原长期遭受折磨的受害者形象。
![]()
《731》剧照
由此可见,《731》的尺度将会超乎观众的想象,对世界的震撼将会空前。
在《731》的宣发海报上,特别注明“未满18岁慎入”,可见编导的非凡胆略与良苦用心。
![]()
《731》剧照
可贵的是,《731》的价值与意义,绝非单纯揭露暴行,也不是借此拉动民族情绪,而是不忘历史,吾辈自强。
正如导演赵林山所言:
《731》不拉民族仇恨,而是增强强国的情结。
各大官媒也对《731》做了类似的诠释:
人民日报写道:
铭记,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央视新闻》报道说:
勿忘历史,方能更好的吾辈自强。
![]()
《731》剧照
在娱乐至上,信仰缺失的当下,确实需要《731》这样的重磅炮弹震撼一下,使那些被美国“奶头乐”侵蚀的青年人振作起来;使那些企图阻止《731》上映的所谓“网民”们觉醒起来。
![]()
《731》海报
看看美国对中国的不断挑衅;看看日本高层始终不对曾犯下的罪恶做出忏悔与反思;看看世界上的弱国挨打受气的现实,我们没有理由萎靡不振和娱乐致死了。
和平从来不是凭空而来,唯有国家强大,才能守护尊严;唯有铭记苦难,才能避免历史重演。
坚信《731》上映后,一定能起到这样的宣传效应。
我们翘首期待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