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地铁1号线、6号线和S1线三大地铁线及京西大悦城,京西重大工程——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传来新进展。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由首发集团公联公司承建的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全力攻坚装饰装修、机电安装、外幕墙等关键工序,力争2025年年底完工。
走进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北部,只见阳光透过大尺度天窗洒入,车站内部十分明亮。在扶梯口等重要点位,地铁换乘的相关标识已经张贴完毕,工程明显进入收尾阶段。在交通枢纽的南部目前已经完成精装修,只待商户入驻,透过落地窗可见阜石路川流不息的车流。据介绍,苹果园综合交通枢纽区南邻阜石路,北靠苹果园路,西邻中铁创业大厦与前海人寿大厦,东临苹果汇及大悦城,是地铁M1线、M6线、S1线三条轨道交通的交汇核心。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9.8万平方米,功能分区明确,枢纽区域9.4万平方米,聚焦交通换乘核心功能,并配套建设周边5条道路,形成多位一体综合交通网络。
三条地铁线路如何实现便捷换乘?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通过一条连廊,枢纽北部和南部实现无缝连接。对此,首发集团公联公司苹果园交通枢纽工程负责人杨韬介绍,枢纽南区地上17层,地下4层。2层可以直接换乘地铁S1线,地下是P+R停车系统,还可通往地铁M6线。中区是BRT快速公交换乘平台。北区地上18层,地下3层。首层和2层是交通枢纽公交换乘大厅,地下2层可以换乘地铁M1线。枢纽南、北区的乘客可以通过天桥连廊和地下通道,实现M1线、M6线、S1线三线换乘。
在枢纽连廊上,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京西大悦城和枢纽南部紧紧相连,待年底建成后,乘客在枢纽站可直达京西大悦城。在枢纽南部和北部,商业空间也随处可见,巧妙地融入交通功能内。首发集团公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枢纽构建了“地下通勤、地面换乘、空中消费”三维生态,以天桥、中庭、地下通道连接枢纽与商业综合体、周边区域,打造“到站即消费、换乘即办公”的集约场景,推动单一交通节点向城市活力中心升级。枢纽效应将推动周边土地价值提升,促进商圈内交通、物流、商业、餐饮等行业协同发展,联动首钢园、模式口等区域核心节点,构建“京西魅力大廊道”。
北京城建集团苹果园交通枢纽工程南区生产经理杜兴介绍,目前,苹果园枢纽项目已进入四季度收官冲刺的关键阶段,全体参建人员全员扑在一线,把力量集中到关键节点上,现场劳务人员数量达到500人,全力保障施工任务。同时,室内装修、机电安装、室外小市政及外能源等核心工序正同步推进。
文/本报记者刘洋
摄影/本报记者付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