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女性,在他眼里是最容易上钩的猎物
![]()
10月9日晚上8点,上海闵行区一个普通小区里,李女士的父母正和未来女婿吴某讨论婚房装修
厨房要不要装洗碗机,吊顶选什么颜色,吴某说得头头是道,李女士的妈妈还特意给他做了红烧肉
就在讨论到电器品牌的时候,门铃响了
民警破门而入,当着李女士父母的面,把吴某带走了,李女士整个人都懵了
就在同一时间,另一个女人孔女士也收到了警方的电话,她刚给男友转完2.3万块钱,准备下周去民政局领证
两个女人这才发现,她们爱上的是同一个男人
![]()
吴某和女友
30岁的焦虑
孔女士今年32岁,在上海一家公司做会计,收入稳定,相貌端正,就是一直没遇到合适的人
她不是没谈过恋爱,大学时候谈过一个,工作后又处过两个,都因为各种原因分了
家里人从去年开始催婚,妈妈每次打电话都要问一句"有对象了吗",过年回家被七大姑八大姨轮番轰炸
9月初,朋友拉她进了一个本地相亲群,说这个群里都是经过筛选的优质单身青年
![]()
吴某就是在这个群里加的她
对方的朋友圈看着就不一般:在高尔夫球场的自拍、金融行业会议的现场照、还有在国外读书时的生活照
聊天的时候他说自己是麻省理工的研究生,现在在一家跨国投行工作,年薪100多万
孔女士心里打鼓,这样的条件怎么会看上自己
吴某好像看出了她的疑虑,主动解释说自己就是想找个踏实过日子的人,那些光鲜亮丽的女孩他见多了,反而觉得累
这话说到孔女士心坎里了
不到两周,两个人就确定了关系
吴某主动提出要见家长,说自己今年也35了,不想再耗着,遇到对的人就想赶紧成家
家里人一听这话,都觉得这男的靠谱
![]()
钱是怎么没的
确定关系后,吴某就开始各种花钱的理由
第一次是9800块,说要给孔女士买金器见面礼,银行卡额度不够,让先转点过去
孔女士想着马上要见家长了,这点钱也不算什么
第二次是7800块,说银行转账额度过期了,要重新办理,需要激活费用
孔女士有点犹豫,吴某在电话里说"你是不是不信我",声音听着挺委屈
孔女士心软了,又转了
第三次直接打包成"婚礼预算",说要提前订酒店、拍婚纱照、买三金,一共2.3万
这次孔女士转账的时候手抖了,她问自己的闺蜜该不该转
闺蜜说:"都要结婚了,这钱迟早要花的"
孔女士咬咬牙,转了
转完之后,吴某就开始各种推脱
说要看婚房,约好了时间临时有事
说要商量彩礼,聊着聊着就说工作忙
孔女士越想越不对劲,她去了闵行公安分局古美路派出所
把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交给民警的时候,她哭了:"我就是想有个家,怎么就这么难"
![]()
另一个她
警方查资金流向的时候,发现还有一个女人在给吴某转账
这个人就是李女士,比孔女士大两岁,今年34
李女士的情况跟孔女士几乎一模一样:年过30、未婚、被家里催婚
吴某跟她的进度比孔女士快多了,已经见过双方父母,还一起看过婚房,甚至连装修方案都讨论到第三版了
李女士给吴某转的钱比孔女士多得多,零零碎碎加起来有16万多
10月9日晚上的抓捕现场,李女士全程在发抖
看着民警把吴某从客厅带走,她爸妈还在问"是不是搞错了"
![]()
一张表格
吴某被带回派出所后,民警在他手机里发现了一个Excel表格
表格里有好几列:姓名、年龄、职业、收入、接触时间、见面次数、已收金额、风险等级
孔女士和李女士都在表格里
孔女士那一行写着:32岁、会计、月入8000、接触35天、见面7次、已收23000、风险中
李女士那一行写着:34岁、公司职员、月入12000、接触62天、见面15次、已收162000、风险高
表格里一共有8个女人的名字,除了孔女士和李女士,还有6个
民警顺着表格找过去,发现这6个人都是30岁以上的未婚女性
![]()
有的刚加上微信聊了几天,有的已经谈到见家长的阶段
吴某的手机里还有一堆文件夹:聊天模板、PUA话术、情感操控教程
每个文件夹都分门别类,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阶段该提什么要求,全都写得清清楚楚
民警问他为什么专挑30岁以上的女性下手
吴某说:"这个年纪的女人好骗,她们着急,家里催得紧,只要你给她希望,她什么都信"
"她们有工作有收入,手里有点钱,不像小姑娘那样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她们怕别人说老了嫁不出去,特别在乎这段感情,你稍微说点好听的,她就觉得你是真心的"
这些话字字扎心
![]()
职业骗子
吴某不是第一次干这事了
2021年,他就因为婚恋诈骗被判过刑,当时在杭州骗了三个女人,拿了28万
法院判他三年,缓刑三年
服刑期间,吴某没闲着
他研究心理学书籍,学习PUA话术训练,还找人教他怎么用AI换脸软件
2025年8月刑满后,他换了个身份,买了一套假的学历证明、银行流水、房产证,重新混进相亲群
这次他的包装更精致了:头像是AI生成的帅哥照片,朋友圈全是精心挑选的图,连说话的语气都经过专门训练
孔女士和李女士给他的19万块钱,几乎全被他花光了
游戏充值、买奢侈品、下馆子请朋友,他过得相当潇洒
民警问他难道不觉得愧疚吗,骗的都是想结婚的女人
吴某低着头说:"我也想过要不要收手,可这钱来得太容易了"
![]()
数据会说话
上海婚介协会发了一个提醒
2025年第三季度,"高知人设"婚恋诈骗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
骗子爱用的身份:海归、金融从业者、年薪百万的高管
目标群体:30岁以上、未婚、独居女性
这个数据看着冰冷,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受害者
她们不傻,也不蠢,只是在年龄的压力下,降低了本该有的警惕
孔女士说自己其实早就觉得不对劲了,吴某总是在关键时刻找借口推脱
看婚房的时候说临时有会议,商量彩礼的时候说要出差
每次聊到具体的事情,他就开始打太极
孔女士总想着要不要再等等看,可家里人已经开始准备婚礼了,亲戚朋友都知道她要结婚了
她怕如果这次又黄了,别人会说她眼光高、挑剔、嫁不出去
就是这种怕,让她一次次说服自己相信吴某
![]()
李女士的情况更复杂
她妈妈身体不好,一直盼着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女儿出嫁
每次李女士提起吴某,她妈妈脸上都笑开了花,说总算有人愿意娶她女儿了
李女士说自己其实也怀疑过,吴某的工作听着很高大上,可具体做什么她从来没搞清楚过
他说的那些投行术语、金融产品,她一个都听不懂
有一次她试探性地问能不能去他公司看看,吴某说公司有保密规定,不能随便带人进去
李女士想着既然都见过家长了,应该不会有假
这个"应该",让她付出了16万的代价
![]()
谁来负责
为什么有前科的人还能混进相亲群?
婚恋平台的审核在哪里
笔者联系了几家主流婚恋网站,对方的回复都差不多:用户需要实名认证,但不会核查是否有犯罪记录
有工作人员直言:"我们没有权限查询用户的犯罪记录,公安系统的数据我们接触不到"
也就是说,一个有前科的诈骗犯,只要换个手机号重新注册,就能继续行骗
相亲群的情况更乱
很多群连实名认证都没有,只要有人拉你进去,你就能在里面发信息、加好友
群主一般不会管,除非有人举报,他们才会把人踢出去
可这个时候,骗子早就得手了
上海婚介协会呼吁建立婚恋诈骗黑名单共享机制,让有前科的人无法再次混入
可到现在,这个机制还没建起来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吴某诈骗19万,属于数额巨大,加上他是累犯,这次可能要判七八年
孔女士和李女士的钱能不能追回来,还是个未知数
吴某花钱的速度太快了,警方冻结他账户的时候,里面只剩下不到3000块
孔女士说她现在怕的不是钱要不回来,而是不敢再相信人了
李女士说她妈妈现在逢人就说"我女儿被骗了",她觉得丢人
![]()
为什么30岁后的女人会成为最好骗的群体?
是她们太傻吗?不,是这个社会给她们太大的年龄压力
是催婚,让骗子有了可乘之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