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妈今年刚满60岁,最近每天晚饭桌上必有一道她最爱的红烧茄子。
女儿见状劝她:“妈,都说年纪大了不能常吃茄子,你还这么喜欢?”可张大妈却笑着反问:“怎么,茄子还能伤身体?”
其实,这样的疑惑在不少中老年朋友中很常见,“爱吃茄子到底好不好?”“还有哪些常见食物年纪大了该少吃?”
![]()
随着医学科普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提醒:年纪大,的确要管住嘴,但究竟该怎么吃?偏听偏信反而容易入坑。医生有话说,尤其是第3种食物,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危险,一定要警惕。
说起茄子,很多人觉得它口感软糯、价廉美味,常年占据餐桌C位。但权威权研究表明,茄子虽营养丰富,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群长期大量食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每百克茄子的钠含量近18-20毫克、钾含量达到224毫克,微量元素丰富且富含膳食纤维。
不过,中老年人消化功能逐步减弱,茄子中的粗纤维、草酸或溶血物质,若摄入过量,反而会增加胃肠负担,甚至影响钙的吸收。
![]()
尤其是茄子吸油性极强,油炸红烧后常常油脂含量超标,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所示,常见红烧茄子每100克脂肪含量可高达13-19克,比炒青菜高出3-4倍。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人群,摄入过多油腻茄子,风险骤增。
此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医生曾在门诊统计,40%以上消化道功能不佳的老年人,在进食大量茄子或油炸食物后出现腹胀、消化不良、体重波动等问题。
更有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专家提醒,“茄子本身没错,但加工方式错误、摄入量大,才是问题症结。”
不少人以为,“管得住嘴”只是少吃点肉、油,其实部分常见蔬菜或者被称为“养生食物”同样要注意用量和方式。
研究显示,中老年人健康饮食应警惕以下几类:
![]()
高油高盐加工蔬菜(如油炸茄子)。茄子本身膳食纤维和多酚不低,但油炸后脂肪含量倍增,钠盐摄入也骤升。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中老年人每日油脂摄入平均已超标15%,过油蔬菜是“隐形杀手”。长期如此,高血脂、肥胖风险大大提升。
高嘌呤高草酸蔬菜(如苋菜、菠菜)。美国心脏学会2023年报告指出,高嘌呤、高草酸蔬菜摄入量过多,易引发高尿酸、痛风及肾结石。
亚洲44-65岁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周摄入菠菜、苋菜等超过4次者,血尿酸升高风险增加18.3%。
![]()
深加工腌制、烟熏类蔬菜(如咸菜、榨菜、酸豆角)。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腌制类蔬菜。中华预防医学会信息:超65岁人群中,约60%每天食用咸菜或榨菜,而其中亚硝酸盐、盐分含量极高。
卫生部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咸菜长期摄入者,食管癌、胃癌风险升高10-12%,且一旦基础消化功能下降,危害尤甚。
医生特别提醒,特别是腌制品,咸、辣、酸重刺激胃黏膜,中老年人千万别以为“开胃能增进健康”而长期食用,其实很容易引发慢性炎症甚至癌变。
想要既吃得健康,又不丢了口福?专家建议,合理饮食结构和科学烹饪是关键。
清淡烹饪替代油炸炖煮。选择蒸、焯、拌等低油低盐方式制作蔬菜,如蒸茄子、凉拌豇豆等。既保留原有营养,还最大程度降低油脂和钠摄入风险。
![]()
适量多样,注重搭配。建议一餐蔬菜不少于300克,色彩多样化,低嘌呤、低草酸蔬菜轮换为宜。可多用西蓝花、番茄、胡萝卜代替高嘌呤蔬菜,为身体提供全面抗氧化物和维生素C、叶酸。
远离咸腌食品,用新鲜食材做主角。少吃腌制、烟熏类蔬菜,主食丰富粗细粮,多食新鲜豆制品与蘑菇、洋葱类食材,能够协助肠道菌群平衡,减少钠盐、亚硝酸盐负担。
医疗共识强调,年纪大了调整饮食结构,注重低油、低盐、低嘌呤,正是预防心脑血管、糖尿病、癌症的第一步。很多人以为戒高油高肉就够,其实如何选菜、烹饪、搭配,个个环节都要重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