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凌英会教授课题组在《Animal Nutrition》(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Multi-omics analysis revealed coordinated responses of rumen microbiota and epithelium of goat to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glucosamine seleniu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氨基葡萄糖硒(GASe)对山羊瘤胃上皮微生物与上皮组织的协同调控机制,为深入解析硒在反刍动物中的生理调控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同时为反刍动物精准的硒营养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
硒是反刍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抗氧化、免疫调节和代谢稳态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瘤胃上皮微生物群附着于瘤胃上皮表面,可能在反刍动物的代谢调控及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中起到关键作用。为探究氨基葡萄糖硒(GASe)对山羊瘤胃上皮微生物及上皮组织的影响,研究团队设置了4个不同GASe补充水平,连续饲喂皖临白山羊60天。结果表明,0.6 mg Se/kg添加量显著提高了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促进了瘤胃乳头的发育,并增强了上皮的抗氧化能力。
![]()
此外,多组学联合分析结果显示,补充0.6 mg Se/kg可显著激活核糖体合成、氧化磷酸化和核苷酸代谢等通路,从而促进能量代谢与蛋白质合成;同时,该剂量还提高了有益菌的丰度,并降低了致病菌Campylobacter的相对丰度。代谢组学分析进一步发现,两种仅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Actinorhodin和Dimethylpropiothetin——与瘤胃上皮的抗氧化能力和发育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二次回归分析,课题组确定皖临白山羊日粮中氨基葡萄糖硒(GASe)的适宜补充范围为0.598–0.832 mg Se/kg,可实现生长性能与抗氧化功能的最佳平衡。
![]()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刘天伟博士研究生、李爽讲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凌英会教授为通讯作者,安徽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与通讯单位。研究得到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2023z04020003)、安徽省肉羊育种联合攻关项目(2021-2025)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8)联合资助。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0565452500154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