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检在“位” 监督到“底”
本公众号10月30日讯 今天下午,安徽省检察院举办“执检在‘位’ 监督到‘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徐晓婵,安徽省人大代表熊传红、俞海云、唐苏豪,省政协委员王和新、汪传雷、徐国胜,以及安徽大学专家教授,省人大、省委政法委、省直政法机关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及安徽大学法学专业学生代表等58人通过现场观摩、检察官办案故事讲述、座谈交流等形式,“零距离”感受刑事执行检察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进一步增进了解、凝聚共识,扩大法治“同心圆”。安徽省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勇参加活动,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曙光参加活动并致辞。
![]()
![]()
活动的重点环节是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来自蚌埠市五河县检察院、广德市检察院、黄山市检察院、滁州市凤阳县检察院、九成坂检察院的五位讲述人先后讲述了《再起航》《第四十三条》《“她”视角下的驻所检察》《法亦容情》《一起不予减刑案件的背后》等五个办案故事。
从“摆渡迷航生命”到“激活回家权利”,从“引渡迷失心灵”到“守护困境家庭”,再到“坚守减刑底线”,五个故事情节各异,但内核相通,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始终在“管得住”与“放得活”、“惩与罚”与“教与化”、“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寻求着最精准的平衡,让公平正义在刑事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可感、可知、可触、可信。
![]()
“五个故事都很典型,而且各有侧重,充分表明了检察机关坚持‘三个善于’,在法与情的统一中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努力与付出。希望检察机关能够更多邀请代表、委员通过公开听证等方式参与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既以公开接受监督,也借助多元力量促进厘清纷繁复杂的法律关系、促进矛盾解纷化解。”
“希望检察机关将案例实践中探索的创新性做法进一步固化为制度机制,促进全省检察机关刑事执行监督案件办理标准统一化、规范化。”
“派驻+巡回+科技的检察监督手段十分高效,建议检察机关今后继续加大对科技赋能、AI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提升办案效率与监督精准性。”
座谈交流中,与会人员对安徽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做法、成效予以高度认可,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是法律监督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刘曙光在座谈时表示,安徽检察机关将认真听取、虚心接受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加强与社会的沟通,持续提升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
活动中,与会人员还观看了参观刑事执行检察业务展板,听取了全省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第9433期
安徽检察新媒体出品
终审丨吴贻伙 二审 丨吴荧
图片丨解为渝
文字、编辑丨王福兵
投稿邮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