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斯玮,怀来县沙城实验中学教师。她的校园生活如同一个多彩的调色盘,前一刻还在画室指导学生泼墨挥毫,下一刻就抱着相机穿梭于社团活动现场。教学过程中,她敏锐地洞察到,学校网络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画室里的“诈骗速写本”
素描课上,赵斯玮刚画完石膏像结构,后排便传来议论声。原来有同学收到“教育局”短信,声称需缴纳手续费才能领取“艺术生补贴”。她立刻暂停讲课,用素描的专业术语——规整线条下的“陷阱”作比喻,将这种诈骗套路讲解给大家。课后,她索性组织起“防诈剧本杀”:“对方要求用校园贷交手续费怎么办?”学生们脑洞大开:“让他先变个魔术出钱!”“反手发《未成年人保护法》链接!”欢笑声中,大家提炼出防诈三原则:官方绝不索要验证码、转账前务必核实、陌生链接坚决不点。赵斯玮深知,画室不仅要传授绘画技巧,更要开设生动实用的“防诈速写课”。
社团群里的“信息涂鸦墙”
作为摄影社指导老师,赵斯玮常处理大量活动照片。一次为街舞社修图时,她猛然发现观众席学生证上的学号、身份证号清晰可见,瞬间惊出一身冷汗。她随即召集社团负责人组织“信息安全茶话会”,并设计趣味十足的“马赛克接龙”游戏:成员轮流为照片敏感信息打码,比拼准快。如今社团已形成默契,发图前必须自查,关键信息“打码要狠,下手要稳”,给信息穿上迷彩服,在网络世界安全“出街”。
宣传工作中的“数据防护指南”
身为宣传干事,赵斯玮的手机存有上千张照片,电脑备份着众多班级人员情况。一次整理素材时,她险些点击伪装巧妙的“系统升级”弹窗,幸亏想起信息老师教的“三不原则”:不连陌生WiFi、不下载不明APP、定期加密文件,才避免了一次“事故”。现在,她的工作流程增加了“安全三部曲”:重要文件云端加密存储、使用专属宣传账号、设备每周“体检”。这如同为宣传工作上了层清漆,既保护数据,又让作品在网络空间更加闪亮夺目。
描绘属于时代的“网络安全调色盘”
赵斯玮认为,在万物互联的时代,网络安全如同美术构图法则——无形却决定成败。她常与学生分享贴士:支付密码设为“艺术签名”、用手机备忘录替代纸质密码条、为社交账号添加“隐私滤镜”。如同作画前精心打好铅笔稿,在畅游网络世界前,也需提前做好安全防护。
她说:“网络安全并非高深莫测,当防诈意识成了校园生活的‘基本操作’,当信息保护成了社团活动的‘必备技能’,当数据安全成了工作习惯的‘默认设置’,就能更安心地在知识的画布上,挥洒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无限创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