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OL 3636
当“患癌的单亲爸爸”与“自闭症儿子”的人生课题叠加,生活会是什么模样?
张新潮的儿子朗朗三岁时确诊自闭症,两年后,张新潮确诊鼻咽癌。
双重困境下,2021年,他与前妻离婚,独自扛起了养家和照顾孩子的责任。
他的故事曾被拍摄成纪录片《地上铁》,相关文章也于“大米和小米”平台发布。
近日,我们再次对话张新潮。
此时,他已从最初的迷茫与痛苦中走出,能够淡然回望过往。
他说:“不用想太多,只要朗朗每天开开心心的,能自己自娱自乐过好生活,就够了。”
文 | Lila
编辑 | Zoey
图源 | 大米和小米
![]()
确诊、患癌、创业、离婚
张新潮清楚记得朗朗三岁确诊自闭症那天,他连提起自闭症的勇气都没有。
“我们从农村出来,在深圳扎根,在老家算过得好的,突然面对这样的孩子,心里绕不过那个坎。”
确诊后,干预训练成了刚需。为了给孩子攒够未来的保障,朗朗五岁时,张新潮决定自己创业。“想赚更多钱,给孩子多留些底气。”
![]()
张新潮和朗朗
创业的日子是连轴转的:每天加班到晚上9、10点,周末无休。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连续吃了几个月发霉的米,“我妈眼神不好,做饭时没注意到。”张新潮哭笑不得地说。
在高压创业环境和不健康饮食的双重夹击下,他开始流鼻血,“一开始以为是天气炎热、上火,后来吃饭时都会流。”
2015年,张新潮被确诊为鼻咽癌。“医生说(我得)癌症的原因,一半是心情,一半是身体。”
2021年,朗朗上小学五年级,张新潮与前妻离婚,开始独自带娃生活。
![]()
单亲爸爸独自带娃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自闭症家庭的离婚率约是全国平均值的十倍。张新潮的家庭也没能成为例外。
离婚后,张新潮要独自面对一个现实难题:怎么在照顾好自闭症儿子的同时,不让家里断了经济开销。
为此,他曾向公司申请居家办公,但“效率差了一大截”。家里琐事将他的精力拆解得七零八落,“连跟儿子聊天的时间都比以前少了。”
因此,找一位合适的保姆,也成了他单亲育儿路上绕不开的课题。
![]()
暑假期间,家里曾请过一位阿姨。起初朗朗白天要上学,两人单独相处时间短,日子还算平稳。
可一到暑假,阿姨要全天陪朗朗去机构上课、游泳。长时间相处里,问题也逐渐暴露。
“她年纪比较大,没办法像我们年轻一点的,能很好的去观察小朋友的一些动作跟情绪,做出适当合理的反应。” 张新潮坦言。
另外,由于阿姨此前对特殊孩子了解不多,无法快速适应小朋友的心性、行为性格和生活习惯。
三个月后,阿姨提出离职,导火索是一场雨天的乒乓球课。
“那天雨下得大,朗朗本就不想去,她没有跟我说,自己带着他去了。” 朗朗爸爸回忆。
路上朗朗哭个不停,“他学过声乐,哭起来是高音调的,很吵的,小的时候坐车经常会打扰到别人。”
阿姨一手撑伞、一手拿手机,慌乱间没抓稳,手机摔在地上屏碎了。“后来我给钱帮她换了屏,可她还是不太愿意做了。”
张新潮理解她的选择,“有些事情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得了,她确实带不好,只能换一个。”
![]()
“阿姨一走,最麻烦的是我。” 为避免再次陷入家庭与工作无法兼顾的困境,张新潮赶紧寻找下一位阿姨。
经过试错,他也总结了一条铁律:“找阿姨前,必须说清楚朗朗的情况。不然阿姨来了,发现是这样的小朋友立马就走,这不浪费时间吗?”
现在家里的这位阿姨已上门满三个月。她懂朗朗的 “小世界”,知道孩子专注玩时不随意打扰,察觉孩子情绪波动先保持安静。
这种细腻的感知力,是此前几位阿姨没能做到的,张新潮总算松了口气。
![]()
“开开心心最重要”
“从地狱走了一圈回来,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数年前的那场癌症,彻底扭转了张新潮的心态。
他不再纠结过往的难,只踏实守着眼前的日常,对儿子也不再抱有过高的期待。
“我当然希望他多做些有意义的事,但这个要求有点高。”作为父亲,他十分清楚朗朗的脾性。“只要不逼他做不喜欢的事,他就开开心心的。”
因此,他从不勉强孩子。朗朗挑食,就做他爱吃的;喜欢音乐,就尽能力让他参与乐队表演;不愿意下楼,就在家听歌、吹笛子、写画画。
![]()
张新潮带朗朗去打篮球
“朗朗对声音特别敏感。打雷、放鞭炮、烟花的声响,一听见就会剧烈哭闹。”张新潮说,朗朗小时候在老家第一次被这些声音吓到后,就再也不肯踏进那栋老房子。
后来每年春节回老家,张新潮都得提前在县城订好酒店。吃饭时,他去亲戚家打包好热乎饭菜,再回到车里,父子俩就在车内解决一餐。
“车里面有他喜欢的音乐、广播,门窗关好,声音小,他才愿意待着。”
狭小的车厢里,饭菜的热气混着音乐声,成了父子二人在陌生又熟悉的乡音里,唯一能安心共处的小世界。
“你板着脸,他也会害怕,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都舒心。”
![]()
不用想太多
目前,通过手术和后期休养,张新潮得以保持正常生活。但作为单亲父亲, 他总是忍不住去想更远的事情。
“我也不知道这个身体,我能撑到什么时候。所以最终的目标,还是要让朗朗学会独立生活。”
如今,父子俩的生活很是规律:每天早上八点送朗朗去学校,下午四点四十五分,保姆接回来。傍晚一家人围坐吃饭,夜里看着儿子自己听歌、吹笛子,或是在小黑板上写写画画。
每周六早上九点,张新潮会带朗朗外出买菜。这是他带儿子出门的小技巧。“朗朗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不爱去楼下的公园。”张新潮解释说,带儿子下楼总得找个由头,比如买菜。
![]()
张新潮带朗朗买菜
让张新潮惊喜的是,现在朗朗还会主动搭手帮忙做家务,“有时候自觉帮着收衣服、叠衣服,整个状态还算好,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眼下的安稳,也让他终于有了难得的喘息空间。“现在这种状态,我还能抽空锻炼一下身体。”
回望这十几年,从对自闭症一无所知,到能平静讲述过往,张新潮说,最大的收获是“通透”。
“经历过那么多,你会发现,能撑到什么时候就撑到什么时候,不用想太多,只要朗朗每天开开心心的,能自娱自乐过好生活,就够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文章版权归「大米和小米」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本号长期征集线索/稿件,一经采用,稿费从优。提供线索/投稿请联系:contents@dmhxm.com。
点击拨打大小米服务热线
![]()
有任何问题点击“阅读原文”咨询“AI顾问”——你的专属个性化AI督导,专业又懂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