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程曼诗
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两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据10月30日新华社)
耒阳“百亿童车产业园”的泡沫,终是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仅2栋厂房投用、5家企业入驻、2165元产值,竟被包装成“60余家企业投产”“全省童车小镇”;中国信息协会的12345热线案例评选更成了形式主义的“敛财道具”,152个“典型案例”多是日常工作包装,部分还违反减负规定,更借案例入选之名收取会议费。二者被公开通报,本质无二:均以“表面光鲜”替代“实际成效”,用“虚假痕迹”冒充“工作实绩”,是实打实的形式主义歪风。
大搞“花架子”的危害,远不止于资源空耗。做虚功、务虚名,打肿脸充胖子,其隐性危害更甚于显性损失。耒阳的虚假规划,让产业如水中浮萍,根基不牢、后劲乏力,直接导致产业发展偏离实际轨道,无形中让当地错失务实发展机遇;协会的注水评选,倒逼基层陷入“造案例”的内耗,甚至有人为入选造假,既把案例入选当成基层“贴金”的机会,又将其变为协会收费的利器,最终消解了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侵蚀了协会的公正形象。
更可怕的是,它会扭曲工作导向:当“数字好看”比“群众满意”重要,“案例花哨”比“问题解决”优先,基层干事创业的重心便会彻底跑偏。
形式主义屡禁不止,核心病灶在于“政绩观错位”与“责任传导失灵”。耒阳不顾本地产业基础,硬推“百亿项目”,本质是急于用“亮眼数据”博政绩,将“上级关注”凌驾于“地方实际”之上;中国信息协会漠视减负规定,借评比谋利,是政策执行中“中梗阻”的典型,本该落地的减负要求,沦为被架空的“纸面规定”,甚至异化为牟利工具,使得形式主义从“被动应付”升级为“主动逐利”,隐蔽性与危害性更甚以往。
整治此类问题,需下“破虚求实”的硬功夫。既要“戳破假象”:对耒阳数据造假问题,深挖决策、上报全链条责任,严肃追责问责;对协会违规评选,坚决撤销虚假荣誉、追缴不当收益,彻底清退“花架子”。更要“重塑导向”:产业规划必须锚定地方禀赋,拒绝“拍脑袋”定目标;考核评价需聚焦群众获得感,让“实效”替代“包装”成为硬标准,真正让务实干事者得褒奖,搞虚功者无市场。
整治形式主义绝非“一刀切”,而是要坚守实事求是的底线不动摇。对真正有价值、能带动发展的产业项目,对真正可推广、能赋能基层的务实案例,理应大力支持;但对借“数字”“评比”搞形式、谋私利者必须从严惩处。形式主义无论更换何种“马甲”,最终都是透支公信力、损害群众利益的罪魁祸首。唯有以“真”破“虚”、以“实”击“假”,才能让基层彻底卸下包袱,回归为民办事的本位。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