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智农通 行 情宝数据显示,今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2.56元/公斤,与昨日相比下跌0.10元/公斤,月环比上涨2.20%,同比下跌27.1%。猪价结束11天连续上涨,由涨转跌。
全国8个省份均价上涨,17个省份均价下跌,其他省份均价持稳。均价最低省份为新疆,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2.04元/公斤;均价最高省份为福建(除海南外),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3.30元/公斤。其中,广西涨幅最大,均价环比上涨0.20元/公斤;甘肃跌幅最大,均价环比下跌0.40元/公斤。
![]()
![]()
市场呈现明显的南北分化格局,北方产区因需求疲软与供应压力双重作用,价格显著回落;而南方局部区域受养殖端缩量挺价支撑,仍存小幅上涨动力。整体来看,供需两端博弈加剧,市场进入短期调整阶段。
从区域表现观察,北方市场承压明显。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因终端消费动力不足,屠宰企业采购意愿减弱,养殖端为加快出栏节奏普遍调低售价,部分区域出现被动降价现象。尤其在华北地区,供需失衡导致价格降幅较大,养殖端出栏虽未明显放量,但屠宰端压价动作持续施压。华东市场则因终端需求支撑有限,生猪出栏虽保持稳定,但下游对高价接受度降低,价格呈现稳中偏弱态势。相比之下,南方市场表现相对坚挺,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因养殖端出栏计划收紧,叠加局部消费回暖,价格小幅上行。但需注意,高价区域下游采购积极性已现疲态,后续涨幅空间受限。
![]()
供应端,北方产区养殖端出栏节奏趋于理性,但前期压栏生猪逐步释放,供应压力逐步显现;南方地区因临近月末,部分养殖户仍存惜售心态,出栏量维持低位。
需求端,屠宰企业受成本压力影响,采购策略趋于保守,尤其北方市场白条走货放缓,终端对高价抵触情绪升温,导致采购量缩减。此外,二次育肥与补栏情绪的分化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北方散户开始关注风险,而南方养殖端仍以观望为主。
短期来看,北方产区价格或延续弱势调整,主因在于供应增量与需求疲软的矛盾尚未缓解,尤其前期涨幅较大的区域可能出现理性回调。但需警惕养殖端过度恐慌性出栏引发的连锁反应。南方市场虽受挺价情绪支撑,但高价区下游接受度已接近阈值,后续上涨空间有限,需关注消费端能否持续回暖。
![]()
长期趋势方面,仍需密切跟踪产能去化进度与政策调控信号。若北方产区价格持续走低,可能导致部分散户加速退出,为后期周期反转奠定基础;而南方市场的阶段性坚挺或倒逼屠宰企业调整采购策略,进而影响全国均价波动方向。建议养殖户根据自身成本与存栏结构灵活应对,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同时关注饲料成本变化对盈利空间的挤压效应。(行情分析仅供参考)←随时查猪价、看资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