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内容来自久谦中台行业研究工具
当世界奢侈品门店集体“降温”时,迪拜凌晨4点的Balenciaga却排起200米长队——中东正在上演一场逆势狂飙:海湾六国销售额逆势涨6%,二手市场年复合增速15%。
谁在沙漠里掀起这场“金色风暴”?他们到底买的是什么?
中东奢侈品市场逆势增长6%
当全球奢侈品市场步入调整周期时,中东地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增长轨迹。
2024年,海湾国家奢侈品销售额突破128亿美元,以6%的增速逆势上扬,与全球市场2%的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迪拜Mall of the Emirates,Balenciaga限量球鞋开售当天凌晨4点,已有200多名年轻人排队等候。”
![]()
![]()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沙特与阿联酋两大经济体的强劲支撑。两国人均GDP分别达到2.3万和5.1万美元,为奢侈品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从品类结构来看,硬奢商品持续占据主导地位。黄金、高级腕表及珠宝不仅作为身份象征,更因其保值属性成为区域消费者的优先选择,其中劳力士、卡地亚等传统品牌保持领先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二手奢侈品市场正以10-15%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预计2026年达7.6–7.8亿美元。。
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首先需要剖析中东奢侈品消费的主力人群画像——他们是谁?来自哪些阶层?又有着怎样的消费动机与偏好?
谁在买?在买什么?
中东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格局正由三大核心消费群体共同塑造。
本土“金字塔尖”以沙特、阿联酋皇室及商业家族为代表,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可达2–3万美元。
他们倾向于通过黄金、百达翡丽腕表等高保值品类实现财富传承,并依赖VIA购物区等私人沙龙服务维系精英圈层,甚至衍生出“私人飞机提货”这类极致服务形态。
“沙特利雅得商业家族的女孩18岁成人礼,爷爷送的是整套爱彼Code 11.59金表+配钻手镯,理由是‘黄金和皇家橡树不会贬值’。”
值得注意的是,30岁以下年轻消费者正以47%的奢侈品贡献率颠覆中东奢侈品市场惯性。
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黄金珠宝,而是将Off-White、Balenciaga等潮流品牌与传家宝混搭,形成独特的“沙漠街头风”。
“午夜4:00,迪拜Mall of the Emirates门口,19岁的Aisha正抱着刚抢到的Balenciaga限量球鞋走出店门。这位来自航运世家的千金,每月零花钱相当于普通上班族的年薪。”
![]()
![]()
外籍精英与中转旅客则因东南亚高关税、中东免签与直航便利,把迪拜/多哈当“奢侈品中转港”,贡献了迪拜免税店40%销售额。
“公司派我去拉各斯,回程在迪拜转机6小时。同事给我列了代购清单:8条爱马仕丝巾+2块万国葡计。迪拜免税直接给我打包寄库,回程登机口取货,比我在欧洲跑三家专柜还省事。”
他们偏好香奈儿、LV、卡地亚等经典奢侈品牌,单次行程人均奢侈品花费 5000–20000 美元,高效完成“买全球、飞全球”。
值得关注的是,沙特女性劳动参与率五年内跃升至37%,催生了职场奢侈品新需求。
月入2-3万人民币的年轻女性将托特包与高级腕表视为“阶层跃迁”的外化标志,高定阿巴亚长袍成为其身份表达的重要载体。
“高定阿巴亚长袍店爆改职场风:袖口暗绣公司logo,腰带加一块劳力士Datejust当‘袖珍表带’。老板娘笑称:‘这是沙特版权力套装。’”
同时,75%的二手转售率揭示出新兴消费群体的实用主义——她们正在奢侈品的光环与性价比间寻找动态平衡。
![]()
![]()
当传统保值逻辑遇见青年亚文化,当在地身份碰撞全球流动,中东奢侈品市场已成为品牌战略的试验场。
那么,这些奢侈品巨头究竟抓住了哪些关键机会,才能在这片多元土壤中持续生长?
品牌如何抓住中东奢侈品市场?
中东奢侈品市场正经历战略重构,头部品牌以三大核心策略精准卡位不同消费场景。
针对王室与富三代群体,品牌构建起“超限量+本地故事”的双重壁垒。
劳斯莱斯在迪拜设立全球首个英国境外的专属定制中心(Private Office),提供从车身定制到内饰设计的全流程服务,并常驻高级定制设计师与客户体验经理。
宝格丽与阿联酋王室合作推出Jannah高级珠宝系列,以阿布扎比清真寺的“五瓣花”为灵感,镌刻阿拉伯语铭文,融入珍珠母贝、祖母绿等中东偏爱的材质。
![]()
![]()
面对占迪拜机场40%消费力的国际游客,品牌将“免税价差+机场提货”转化为服务优势。
品牌与Dufry、Lagardère Travel Retail合作,在迪拜国际机场T3设预约自提柜,游客起飞前6小时线上锁货,降落即可提货,解决“最后一分钟购物”痛点。
![]()
![]()
面对Z世代女性消费者,品牌正在进行一场“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术。
阿巴亚(Abaya)长袍被赋予时尚剪裁,Chanel推出艳丽色调的希贾布系列,兼顾宗教规范与潮流表达。
Z世代女性关注环保,Gucci的菌丝体皮革系列在中东通过“沙漠认证”营销吸引关注。
![]()
![]()
值得注意的是,63%沙特人口低于30岁,而46%富裕青年首选线上购奢。他们活跃于社交媒体,钟爱Snapchat,将社交平台视为发现、讨论和购物的重要场所。
同时,品牌把“沙漠”当成天然秀场,积极展开快闪、秀场活动。
今年7月,杰尼亚在迪拜歌剧院举办2026夏季男装秀。秀场由沙丘色布景与镜面装置打造,将阿拉伯建筑线条融入意式剪裁叙事。
大秀现场星光熠熠,中东王室成员、全球买手及KOL同框,大秀直播登上TikTok中东区热榜。
![]()
![]()
中东的消费者要的不只是“买得到”,而是“晒得出”与“值得投资”。
谁能用快闪和节庆把“唯一性、文化感、可持续”同时塞进 72 小时内的一场体验,谁就能同时抓住王室的钱包、游客的行李箱和 Z 世代女性的社交账号。
风险与挑战:繁荣背后的阴影
尽管海湾国家石油收入丰厚,但全球经济下行、能源价格波动、美联储加息等因素仍可能削弱高净值人群的消费力。
IMF情景模拟显示,当布伦特跌破60美元/桶,海湾六国财政盈余平均收缩4.5%–6%GDP。
“历史数据回溯:2014–2016 油价腰斩期间,阿联酋奢侈品销售额两年内回撤28%,弹性系数接近‑30%。”
换言之,油价每下跌 10 美元,高端腕表与珠宝销量平均缩减 5–7%。
同时,文化适配已成为品牌的核心挑战。中东消费者重视传统、宗教和家庭价值观,奢侈品牌若在产品设计、广告表达或门店体验中忽视这些文化要素,容易引发争议或抵触。
“斋月前夕,某意大利奢侈牌在 IG 推‘午夜派对’口红海报,模特举杯红酒。评论区瞬间爆炸:‘我们斋月不喝酒!’品牌被迫删帖并公开道歉。”
此外,中东年轻一代逐渐倾向于“低调奢华”或“可持续奢侈”,对传统“logo-heavy”的奢侈品兴趣减弱,对品牌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提出更高要求。
“利雅得大学做问卷:74%的20-30岁女生愿为‘零碳生产’多付10%。同学说:‘Logo太大像暴发户,环保故事才高级。’”
中东奢侈品市场的挑战本质是全球化与本土化、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