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内容来自久谦中台行业研究工具
你想象过,一把焊枪也能像iPhone一样,在亚马逊上被消费者疯狂抢购、留下上万条五星好评吗?
近期,两款中国焊机把百年巨头Lincoln Electric挤下榜首:YESWELDER翻倍领跑,ARCCAPTAIN飙涨171%。它们不靠低价血拼,而是把笨重的工业设备拆成了“家庭DIY神器”和“精密微单”,让北美小伙在车库焊机车、让瑞士工匠在珠宝车间做0.1 mm微创焊。
中国份额38%,高端制造点燃高精焊接需求
![]()
据久谦中台亚马逊数据显示,2025年6月,亚马逊焊接设备市场迎来新一轮增长,头部品牌格局呈现鲜明对比。
YESWELDER以4.8%市占率领跑,94%的销售额同比增速印证了中国品牌出海势能;另一中国品牌ARCCAPTAIN则以171%的爆发式增长紧随其后,成为增速黑马。
排名第三的是美国老牌Lincoln Electric,市占率为3.0%,增速58%,虽表现稳健,但与中国品牌的迅猛增长相比稍显逊色。
这一现象背后,是全球焊接设备市场的持续扩容——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892.88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千亿,年复合增长率4.8%。
4.8%看似温和,却在千亿级体量上持续滚雪球,映射出全球制造的“再焊接”需求仍在扩张。
其中,中国以38%份额稳居全球最大生产国,背后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子电气等高端制造的同步爆发。
在进出口方面,中国焊接设备的出口逆差已转为顺差,且部分高端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加速,正逐步打破国外产品的市场垄断。
未来5-10年,中国有望从“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成长为“全球高端焊接装备创新中心”。
YESWELDER:跨境DTC模式颠覆传统
2018年,YESWELDER在温州成立,其发展轨迹堪称中国制造出海的标准教案。
它的第一步不是扩产,而是重新定义战场。当传统巨头聚焦B端市场时,YESWELDER精准捕捉了北美家庭DIY这片蓝海。
在美国,由于人工费高达50–100美元/小时,美国家庭涉及焊接的工作往往自己动手更为划算;同时,在北美20-60岁区间内有大量对焊接感兴趣的普通消费者。
针对这一痛点,品牌将自己定位为“家庭工具”而非专业设备,市场空间扩大了数十倍,与传统B端品牌形成错位竞争。
![]()
![]()
产品策略上,品牌实现了双重突破。价格方面,价格锚定在500美元以下,仅相当于Lincoln等品牌同类产品价格的20%。
“YESWELDER在亚马逊的爆款焊机定价138-504美元,而Lincoln同类专业设备通常在2000美元以上”
同时,通过“参数自动化”设计将专业设备降维成“傻瓜工具”。这种设计将学习曲线从数周缩短到几小时,大幅降低了使用门槛。
营销上,团队发现焊工社群“有表达欲、缺舞台”,于是发起 #WhyWeWeld 运动,记录39位普通焊工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女性焊工Leah Safrit的故事被制作成短视频,展示她如何打破性别偏见成为优秀焊工。”
![]()
![]()
供应链的敏捷则把灵感变成货架上的现货。其温州基地采用“核心部件自制+非标件外协”模式,生产线可在24小时内切换产品型号,将新品开发周期缩短至45天。
此外,YESWELDER基于亚马逊评论挖掘用户痛点。团队分析上万条竞品评论,锁定“太重”“难调”两大痛点,开发出仅4kg的便携焊机,成为年度爆款。
当成本红利退潮,YESWELDER证明:把细分市场体验做穿、做透,比在红海里卷价格更能长出护城河。
ARCCAPTAIN:垂直领域的“精密焊接专家”
2003年诞生于深圳的ARCCAPTAIN,把自己定义为“焊接界的微单”——不拼全能,只攻专业场景。
其自适应电弧控制算法能实现0.1mm精度的“微创焊接”,这项突破性技术不仅解决了薄板焊接的世界性难题,更打开了珠宝加工、精密仪器等高端应用场景。
同时,品牌在硬件再做减法。焊枪重量砍至传统60%,采用旋转送丝机构减少软管缠绕;扳机力度降低30%,长时间作业不易疲劳。
![]()
![]()
品牌信任的建立方式更具启示性。品牌在YouTube建立专题频道,如《1mm的艺术》系列展示超薄金属焊接,深入解析技术细节,成为专业用户的学习资源库
![]()
![]()
供应链管理上,ARCCAPTAIN选择了一条“重研发、轻资产”的路径。
其掌握逆变控制板等核心部件技术,在深圳设立高精度SMT产线,关键电路自产率100%,确保产品性能一致性。
同时,品牌采用“预售+小批量生产”降低库存风险,让库存周转率保持行业最优水平。
“ARCCAPTAIN通过独立站预售收集订单,首批生产量控制在500台内,再根据市场反馈调整产能。”
在制造业升级的大潮中,ARCCAPTAIN证明了一个真理:真正的专业主义不在于参数堆砌,而在于对用户工作场景的深度理解。
Lincoln Electric:百年巨头的B端护城河
自1895年创立以来,Lincoln始终专注于弧焊技术,成为重型工业焊接的代名词。
时间本身,就是它的第一条护城河。截止目前,Lincoln拥有超过500项核心专利,其超低氢焊接技术解决高强钢冷裂难题;脉冲电弧控制技术实现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精度焊接。
值得注意的是,Lincoln的耗材业务占比高达58%。而焊材作为高频消耗品,有效平滑了设备销售的周期性波动,形成了稳定的现金流。
这种“设备+耗材”模式形成了持续的收入流和客户粘性,是其百年稳健经营的关键。
![]()
![]()
全球化布局方面,品牌采取“收购+本土化”双路径:一方面收购德国Uhrhan & Schwill等区域性领导品牌;另一方面在目标市场建立本土化生产基地,如在中国上海、南京等五地设厂,雇佣2500多名员工。
目前,Lincoln在全球19个国家设有56个生产基地,销售网络覆盖160多个国家。
![]()
![]()
此外,品牌资产的积累是Lincoln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从参与二战自由轮焊接(1943)到现代LNG储罐建设,Lincoln通过持续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在业界树立了“焊接专家”的权威形象。
历史不是怀旧,而是无法复制的权威背书。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Lincoln的百年经验启示我们:真正的行业领导者,既要坚守核心技术本分,又要敢于突破商业模式边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