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做丈夫的向我咨询他太太的问题,他说他太太有购物癖。
什么叫购物癖?就是不断地买东西,控制不住地买东西,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堆自己不用的东西,这就叫“购物癖”,这种情况如果特别严重,达到了疯狂的程度,那就叫“购物狂”。
俭以养德
我记得,在苏州认识一位非常高雅的女性,她是弹古琴的,弹得非常好,有上边来的大领导到苏州视察,苏州市外事办就把她请去给上面来的领导演奏古琴曲。
我跟这位女士熟悉后,她知道我是做心理辅导的,就跟我说:“王老师,我有一个非常糟糕的行为,这让我感到很自卑。”
我问:“什么糟糕的行为?”
她说:“我是一个购物癖,我疯狂买东西,买了又不用,欠了很多钱,每个月都借钱。”
这位做丈夫的跟我说:“太太只要进商场,买东西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
他跟太太的工资都不低,他一个月2万多,他太太也接近2万,但是每个月钱都不够花,主要是被他太太花掉了。
他太太还会跟她父母要钱,这位做丈夫的跟我说,他现在只要看到商场购物中心,心里就发毛,就恐惧,怕他太太进去又买到很多东西。
这位做丈夫的问我:“怎样才会克服这种行为?”
![]()
![]()
我首先分析一下,放任自己的欲望,乱买东西这种心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放任自己的行为乱买东西,这叫不俭。
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最后把这个欲望收回来了,不乱花钱,这叫俭,节俭!古人说:“勤以克愚,俭以养德。”长期的节俭就会让你形成美好的道德品质。
俭这种行为是养德的,为什么俭可以养德?
当你有购买的冲动,你开始思考:“要不要买,有这个必要吗?”可买不可买的不要买,除非万不得已,或者非常有需要再买。“我买这东西到底用不用?有多大的价值?”他会调动他的理性。
所以,当你打算节俭的时候,其实在训练自己的理性。我们买东西内在里有一种冲动,这个冲动来自于欲望,眼目的情欲,我看这个好,那个好,我就想买。但是如果你有调节系统,你就会把这种欲望给压回去,不要买,把欲望压回去的机制就叫调节机制。
节俭主要是由你的理性完成的,用的是大脑的额叶皮质这个功能区域,所以,能够节制的人的额叶皮质就得到了锻炼,他有很好的自制力,他不被欲望所驾驭,反过来能驾驭欲望。
小富靠俭
![]()
节俭有两种:一种是没钱不敢花钱,因为本身就没钱嘛,一花钱就没安全感,本来就穷,所以他就不敢花钱。因为人处在贫穷的状态,人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这种节俭带有被动性的。
一旦你有钱了,可能就会乱花钱。
真正的节俭是有钱不乱花钱,我有购买的能力,但是我可以控制自己不乱花钱,这种节俭才是最了不起的节俭,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俭。
前者是买不起不敢买,后者是买得起,能买但是不愿意买,如果我们的注意力不要集中在消费上,集中在知识的获得,智慧的获得,智慧的训练,品德的提升,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道德水平的发展,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自然的热爱,我想,你就不会那么放纵你的欲望,你就可以变成节俭的人。
![]()
![]()
古人留下这么一句话:“大富靠天。”你能够发大财,那是运气好,天在助你。“小富靠俭,”小富了也不错,但是小富靠什么?靠节俭!
大家一定要从更深的层面理解节俭的意义和价值,慢慢训练自己节俭的能力,就会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勤俭节约”四个字很有意思,勤奋了,财富就来了,来了我不乱花,我节俭,那剩余的财富就可以用来行善,就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说,办学校,帮助穷人,帮助有需要的人,参加各种各样有益的训练,培训……那不更好吗?为什么一定要买奢侈品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简介
王国荣,心理学家,独立学者,作家,中国整体心理疗法的创立者、中国循证心理疗法第一人。曾任心理医生杂志社首席学术顾问,上海博爱医院高级心理治疗师,是中国国内最有实力与天赋的心理学家之一。
出版了十余部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专著,其中《学生心理问题突破性治疗》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数百所大学列为馆藏图书,《50 种心理治疗与调适方法》获中国高等院校出版社联盟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人生最重要的 10 种关系》被中国文化出版社列为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与抑郁症握手言和》荣获最受读者欢迎专业图书奖。
喜欢本文请点赞分享一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