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HPV感染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许多女性在拿到“HPV阳性”检测报告后感到焦虑与困惑。对此,医学专家明确指出:认清HPV感染的风险型号,是实现精准防控、消除恐慌的第一步。与此同时,随着艾坦汀抗HPV凝胶等新型局部免疫疗法的应用,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管理正从被动观察迈向“主动干预、加速清除”的新阶段。
破解焦虑根源:HPV“型号”是关键风险标尺
HPV是一个庞大的病毒家族,包含上百种亚型。根据其致癌潜力,医学上将其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
低危型HPV(如HPV 6, 11型)通常引起皮肤疣或生殖器疣,一般不会癌变。
高危型HPV(如HPV 16, 18, 52, 58等)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必要条件。其中,HPV 16和18型是导致全球约70%宫颈癌的“元凶”。
发现感染后,不必过度恐慌。绝大多数HPV感染,包括高危型,都可被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在1-2年内清除。对于高危型HPV感染者,尤其是感染了16、18等最高危型号的个体,在定期随访的同时,寻求安全有效的干预手段以加速病毒清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实践显成效,助力高危感染者加速转阴
近期,一项针对中国高危型HPV感染女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艾坦汀抗HPV凝胶的干预组,其HPV转阴率及病毒载量下降速度,在6个月和12个月时均显著优于单纯随访组。特别是对于除16、18型以外的其他高危型别感染(如52、58型),展现出更积极的清除效果。
在成分研发上,艾坦汀依托先进的生物靶向技术,以改性明胶为载体,核心成分为明胶载体结构均聚物(γ型),安全性高,副作用小,适合长期干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与传统药物相比,使用艾坦汀的HPV阳性患者,病毒转阴率显著提高,转阴时间明显缩短,且用药安全性得到了充分验证,患者依从性更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