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AI遇见“餐饮巨无霸”:麦当劳们的AI革命已经在路上了

0
分享至



作者|斗斗

编辑|皮爷

出品|产业家

2022年,连锁餐饮行业开始失速。

一组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餐饮收入4394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同比下降6.3%。其中12月份餐饮收入415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3%,同比下降14.1%。

数据背后,是餐饮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承压。

外部,消费者的注意力被新茶饮、预制菜和即时零售分走,“黄金地段”不再意味着客流保障;流量入口迁移到平台算法,传统广告与线下拉新显得力不从心。面对越来越碎片化的需求,连锁餐饮的标准化打法正在失灵;内部,高企的人力成本、缓慢的决策节奏、冗长复杂的供应链,正在蚕食连锁体系的效率红利。

当数字化红利见顶、传统连锁模式走向极限,AI不再只是一个选项,而成了生存命题。

这一年,餐饮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和参与者们,也在发生新的变化:海底捞开始做AI巡店系统的探索;熙香智厨进一步打造的楼宇AI食堂;橡鹿机器人自主研发了美膳狮AI炒菜机器人……餐饮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和参与者们,都在发生新的变化。

而在这股浪潮中,麦当劳中国嗅觉更为灵敏。作为全球连锁餐饮的风向标,它比多数同行更早意识到唯有重构数智中台,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

德勤发布的《2025 AI革新餐饮业全球餐饮业AI就绪度与应用状况调查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在接受调研的11个国家的375位餐厅执行人员中,7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可能会略有增加AI投资金额,另外9%预测将会有显著增加。



AI,正在成为餐饮企业管理者们新的投资注脚。

而透过麦当劳的转型历程,或许可以更加清晰看到,一幅被AI重写的餐饮业进化图景,为那些在AI时代迷航的餐饮企业,提供了一盏可循的航标。

一、餐饮增长失速,

被看见的结构性困局

麦当劳的连锁神话,曾建立在“标准化”的黄金法则之上。但过去三年,这个支撑连锁体系半个世纪的基石开始出现松动。

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人力成本高,成为压在运营曲线上的第一道阴影。数据显示,麦当劳2022财年收入虽增长6%,净利润却下降13%。



对一家以规模取胜的企业而言,这种增收不增利的趋势意味着原有模式正在失去杠杆效应。

与此同时,消费者端的变化更快、更碎。疫情后的消费心态更趋理性,价格敏感度上升,“1+1随心配”等套餐两年内多次提价,引发用户抱怨。高价难提、低价难守,麦当劳在利润与体验之间陷入拉扯。

服务端的压力更加具象。

数据显示,麦当劳中国的私域会员数量接近2亿,数字点餐普及率已超过85%。但在午餐高峰时段,门店依然出现拥堵、取餐延迟、清洁滞后等问题。不少餐厅为控制人力成本缩减员工配置。曾有员工诉苦,“爆单的时候,一个人要干三个人的活”,服务节奏被拉长,顾客体验被稀释。

更深层的挑战来自组织内部。

根据麦当劳发布的计划,到2028年在中国开出一万家餐厅,但培养一名店长平均需要5至10年,扩张的速度远超管理人才的供给速度,传统的层级管理体系被迫超负荷运行。

总而言之,传统连锁的规模红利正在被结构性成本与管理惰性蚕食。数字化工具的普及并未自动带来效率提升,反而暴露出新的问题,即数据割裂、系统孤岛、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变量,那就是中国餐饮市场的独特复杂性。

相比欧美市场,中国餐饮业体量更大、竞争更密、变化更快。消费者口味多元、数字生态碎片、区域差异显著这些特征使标准化模式在本土环境中遭遇新的天花板。

当全球最标准化的餐饮品牌,在中国面对最去标准化的市场。麦当劳需要既维持品牌一致性,又要在算法层面学会理解差异。

在这种背景下,麦当劳中国开始重新定义“技术”的角色。自2021年起,公司成立了AI部门和“AI中台”,由首席信息技术及体验官陈世宏牵头,推动全业务链的智能化转型。他提出一个明确目标:IT团队不只是提供支持,而要主动引领业务变革。技术要服务“三类客户”:顾客、员工、总部。

这意味着AI不再是外部工具,而是组织重塑的引擎。麦当劳希望通过算法让决策更快、流程更短、效率更高。在增长失速的周期里,用数据重新找回确定性。

从那一刻起,这家快餐巨头的第二次革命,正式启动。

二、AI转型战略图谱:

从触达到运营到新的“人货场”

在麦当劳,有一个特殊的场景。

一位蔚来车主在车内语音说出“想吃麦当劳”。几秒后,车载系统自动定位出最近门店,并根据驾驶路线与会员身份推荐套餐,如果检测到车内有儿童,会优先推送开心乐园餐。抵达餐厅时,订单状态早已同步,顾客几乎不用等待。

这是麦当劳中国与蔚来汽车联合推出的国内首个车载AI语音点餐系统。顾客只需一句话,就能完成选餐、下单和支付。

背后,是AI与麦当劳系统的实时联动,订单数据、库存信息、配送调度都在同一时间被更新。

不仅如此,AI也进入了营销和互动场景。

“派Day”是麦当劳每年3月举办的优惠活动,活动期间麦当劳上线了聊天机器人“小派AI”与消费者展开轻量对话;私域社群中的“麦麦种草官”“麦麦服务官”等虚拟IP,则借助大模型与用户互动,生成口碑内容。基于AI对触达与体验再设计,让推荐更加个性化,让沟通变得更自然。

如果说AI让前端触达、互动更聪明、个性化,那么在运营层面,麦当劳用AI改造了最传统、也最关键的运营结构“人、货、场”,让运营变得更加高效。

在人力端,麦当劳中国自研了RGM BOSS门店运营系统。过去,排班、库存、调度都依靠人工经验,如今这些都被算法接管。系统会根据历史客流、天气、节假日、门店位置自动排班。在一个新的运营模式下,一位远程员工可以同时负责多家门店的排班,相当于过去数倍的效率。数据显示,这套系统每天能为门店管理层节省约2小时事务性工作,把更多精力转向顾客体验。

在“货”的环节,麦当劳用AI贯通供应链。早在2021年,公司启动智慧供应链建设,2024年上线的“一箱一码”追踪系统,为每箱货物赋予独立ID。每个原料从仓储到餐桌的流转,都能被追踪。AI模型还会基于销量、节假日、天气等因素预测需求,使需求预测误差率从15%降至8%。这不仅降低库存成本,也避免了缺货与滞销并存的尴尬。

在“场”的维度,IoT物联网系统则成为门店的“感官神经”。系统能通过设备传感器分析油炸机、制冰机等数据,提前识别潜在故障,提醒检修。仅电力优化一项,就让单个门店能耗降低5%。对一家万店规模的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庞大的节约空间。

一位麦当劳中国运营负责人透露:“AI帮我们做的,不是取代人,而是让每个岗位都更有价值。”

如今,麦当劳平均每家门店员工数降至4人左右,人均产出提升70%以上。在人力、供应与能耗的平衡中,AI让“连锁扩张”与“效率提升”第一次达成了共振。

与早期数字化不同,麦当劳的AI转型不是买工具,而是重塑方法论。IT部门不再孤立运作,而与营运、市场、供应链团队共建项目。陈世宏形容这是一种“算法驱动的业务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看,AI对麦当劳的改变不是技术革命,更像是一场管理革命。数据在接管流程,算法在压缩决策距离。连锁体系的庞大机器,正在被重新润滑。

三、第二个更大的战场:

让AI更可控、更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麦当劳所有的智能化尝试,都建立在一个更底层的支撑上,那就是数据中台。

麦当劳很早意识到,AI能力的核心不是模型,而是数据底座。于是,其开始搭建统一的数字化中台。过去,外卖平台OMS系统、会员体系、支付与营销平台各自为政,如同孤立的“竖井”。如今,麦当劳通过统一账号体系与订单链路治理,让线上与线下数据实现“同源”,无论顾客是在App、小程序还是外卖平台点餐,所有行为都能实时归并到同一张“数据地图”。

更关键的是,这个中台不是静态数据库,而是一个会“自我进化”的智能系统。

麦当劳与技术伙伴联合推出国内首个NoETL指标中台,实现数据“管、研、用”一体化。传统企业生成一个运营指标往往需要人工拉表、反复计算与验证,周期动辄以周计;在新平台上,指标开发被压缩到“以天计”,自动化配置替代手工计算。

数据显示,系统上线后,指标存储成本降低30%,研发效率提升5倍,支撑了30多个业务场景,从员工绩效管理到市场营销分析,都能实时获得数据支撑。

然而,在智能化实践持续推进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浮现出来:AI的能力在增长,复杂度却成倍增加,当AI应用越来越多,如何让它们协同工作?

过去几年,麦当劳中国陆续上线了数十个AI应用、模型,比如个性化推荐、智能排班、库存优化、供应链预测、设备监控等。

要知道,最初麦当劳的AI研发团队分布在不同部门,市场端的推荐算法由品牌团队主导,门店端的排班与库存模型归运营管理,供应链预测则由IT系统团队维护。问题在于这些模型依赖不同的数据口径与计算环境,更新节奏不一,接口标准难以统一。一旦需要跨部门协作,比如让库存预测与营销策略联动,往往要额外开发,周期长、成本高。

这种烟囱式架构让AI在规模化落地时遭遇瓶颈。这也成为是麦当劳AI转型的“第二层战场”。

为此,麦当劳开始打造一个全新的中控系统“麦麦巡警”。这是一个内部AI Agent,就像AI的调度员。其职责不是面向顾客,而是服务算法。

当不同AI模型需要协同运作时,比如一边预测销量、一边优化库存,“麦麦巡警”会自动协调调用,分配任务、监控执行、汇总反馈,像一个指挥台一样,让AI模型彼此协作。

与传统系统不同,这类AI Agent具备理解力和任务管理能力,能接收自然语言指令、解析任务意图,并自动选择合适的模型去执行。麦当劳希望通过这种机制,让AI从点状功能走向系统智能,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算法,而是一张能自我编排、自动协同的智能网络。

目前,“麦麦巡警”项目仍在测试中,但它的意义已超出技术范畴。对麦当劳而言,这是一场组织能力的再造,即过去靠流程协调,如今靠算法编排。不同团队、不同系统之间的沟通,逐渐被机器语言取代。

一个事实是,如今的麦当劳中国,正在从AI使用者变成AI管理者。在这场第二层的竞争中,比拼的不再是谁的算法更炫,而是谁能让算法真正稳定地为业务所用。

AI的价值,正从单点创新走向系统治理。而“让AI管AI”,成为麦当劳走向下一阶段智能化的关键一步。

四、中国餐饮,跑步进入AI时代

麦当劳AI转型的路径,也为中国餐饮企业、行业、产业的进化,提供了有益的镜鉴。

在全球范围内,AI正成为餐饮业的新变量。但在中国,这场变革的难度更大,也更具代表性。中国餐饮市场体量巨大,却极度分散。根据《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2025》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连锁化率仅为23%。绝大多数企业仍依赖经验驱动,简单来说就是决策靠感觉、排班靠人工、采购靠人情。这种“去中心化”的行业结构,使得规模化效率始终上不去。



这也直接导致餐饮企业普遍存在三大痛点。

一是供应链碎片化。 原料采购、仓配、终端销售多头割裂,数据无法形成闭环;二是标准化程度低。不同门店执行不一,经验难以迁移,管理半径受限;三是信息化基础薄。多数系统停留在ERP层面,数据更新慢、交叉少、难共用。

这意味着,当AI浪潮席卷而来,餐饮行业的数字底座普遍薄弱。算法想要跑起来,必须先有数据可用、场景可接。因此,AI在餐饮领域的落地并非技术问题,而是体系问题。

作为全球连锁体系最成熟的品牌之一,麦当劳在中国的AI实践,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标尺。

这三道门槛,也是麦当劳选择“从中台出发”的逻辑起点。它不是直接在门店堆技术,而是先把企业内部的神经系统搭起来,让AI有数据可学、有场景可落、有反馈可调。

值得注意的是,麦当劳AI转型方法论的价值不只在于门店智能化,更在于带动整条产业链的数字化成熟。

在上游,麦当劳通过“一箱一码”系统让每一箱食材都有独立身份,这套追溯体系迫使供应商同步数字化管理,从原料检测、仓储温控到配送路径,都进入算法监控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供应链的标准化,AI不仅改造了麦当劳自身的运营,也在重塑其生态伙伴的能力边界。

在中游,AI预测模型帮助工厂实现柔性生产:原料需求、产能排程与门店销售形成实时联动,让“产多少、配多少”不再靠拍脑袋。

在终端,算法缩短了决策链路,顾客的点单行为会直接影响生产计划与补货策略。从消费者到工厂,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全链条循环”。

这种由头部品牌牵引的智能化实践,为整个餐饮企业、行业、产业打开了切入口。

如今,在这场AI突围战还在进行中,麦当劳传递的信号十分清晰。面对卷生卷死的餐饮红海,增长逻辑需要从一味铺门店转向深耕算法和数据。这并非要用冷冰冰的机器取代服务的温度,而是通过技术手段重新释放规模效应的潜能,让一线员工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服务上,让决策者掌握实时精准的经营情报,让每一家餐厅都成为聪明高效的节点。

对于中国庞大的连锁餐饮业而言,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麦当劳模式证明了AI赋能餐饮的可行性,也揭示了其中的崎岖与门槛。未来,谁能在借助AI提升效率的同时平衡好成本与品质、速度与温度,谁就有望在新一轮竞争中拔得头筹。

麦当劳已经迈出了探索的脚步,而整个行业的AI变革大幕,才刚刚开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八宝山送别后遗嘱谣言平息,翁帆将携清华史料赴剑桥,走出新道路

八宝山送别后遗嘱谣言平息,翁帆将携清华史料赴剑桥,走出新道路

蔡蔡说史
2025-11-03 15:29:41
特朗普公布最新总统令,美专家们听傻眼了,我国军迷:干得漂亮

特朗普公布最新总统令,美专家们听傻眼了,我国军迷:干得漂亮

boss外传
2025-11-02 09:10:03
恶劣!辽宁小篮球赛多位家长冲进场群殴 拽头发飞踢影响极坏

恶劣!辽宁小篮球赛多位家长冲进场群殴 拽头发飞踢影响极坏

醉卧浮生
2025-11-03 19:55:42
同事们抱团排挤我,我主动申请调去仓库,三个月后董事长亲自来请我

同事们抱团排挤我,我主动申请调去仓库,三个月后董事长亲自来请我

萧竹轻语
2025-10-27 16:22:35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或会有5大变化

医生发现:天冷坚持戴帽子的人,过不了半年,身体或会有5大变化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5-10-13 10:28:56
会晤为何没提台湾问题?答案就在中方两句话中,由实力和地位决定

会晤为何没提台湾问题?答案就在中方两句话中,由实力和地位决定

董董历史烩
2025-11-03 23:29:21
白宫准备救场,让中国封装工厂即将发货,全球汽车工厂都非常担心

白宫准备救场,让中国封装工厂即将发货,全球汽车工厂都非常担心

百态人间
2025-11-03 16:19:06
刘亦菲于适的惊天恋情瓜!

刘亦菲于适的惊天恋情瓜!

八卦疯叔
2025-11-03 10:58:13
大量“5G通信壳”流入闲鱼!原价799元起,如今全新才27块

大量“5G通信壳”流入闲鱼!原价799元起,如今全新才27块

闲搞机
2025-11-02 11:14:42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19岁男子KTV上班,三名女孩来喝酒,男子下体过度使用成永久创伤

丫头舫
2025-09-22 20:39:00
降级!取消等级!广东3家4A级景区降为3A,2家取消等级

降级!取消等级!广东3家4A级景区降为3A,2家取消等级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17:55:05
越南知名女演员涉挪用数千两黄金被捕!曾获越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被捕前还在晒照

越南知名女演员涉挪用数千两黄金被捕!曾获越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被捕前还在晒照

红星新闻
2025-11-03 16:09:37
四川: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四川:完全赞成、坚决拥护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18:55:01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立冬4不吃,病就不找来!”11月7立冬,哪4不吃?应时节乐过冬

爱生活的陶哥
2025-11-03 10:08:47
尴尬!谢晖3年送2支中超队降级,曾是本土最红少帅,如今无人敢用

尴尬!谢晖3年送2支中超队降级,曾是本土最红少帅,如今无人敢用

国足风云
2025-11-03 11:39:52
98年印尼排华惨案真相

98年印尼排华惨案真相

霹雳炮
2025-11-01 20:49:51
A股:人民日报重磅发布,证监会高压护航,周二将迎来新的变化?

A股:人民日报重磅发布,证监会高压护航,周二将迎来新的变化?

云鹏叙事
2025-11-04 00:00:02
9-8、5-4!女足世界杯杀疯了:法国+意大利爆冷出局,4强对阵如下

9-8、5-4!女足世界杯杀疯了:法国+意大利爆冷出局,4强对阵如下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03 09:25:18
欧盟高层爆发内斗,反华外长挑战冯德莱恩,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边

欧盟高层爆发内斗,反华外长挑战冯德莱恩,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边

前沿天地
2025-11-04 00:06:27
21岁妹纸下海拍片,两年狂赚六亿,如今反手搞慈善却被骂!她回怼:钱脏?我用得正

21岁妹纸下海拍片,两年狂赚六亿,如今反手搞慈善却被骂!她回怼:钱脏?我用得正

新欧洲
2025-11-03 20:48:22
2025-11-04 04:24:49
产业家
产业家
产业互联网第一媒体
1015文章数 13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亲子
房产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华为突然推送3.68GB大更新:Pura 80获推,你收到更新了吗?

亲子要闻

接受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然发展,多看电子产品没什么问题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