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安全机关近日公布铁证,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22年起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实施长达三年多的网络攻击。这起事件暴露了美方在网络空间的野心,直指我国时间基准的核心设施。
授时中心负责产生和保持北京时间,一旦被破坏,中美冲突爆发时,我国关键基础设施将面临灭顶之灾。
中美网络对抗由来已久,美方视中国为首要战略对手,将网络战作为遏制手段。过去,美方针对军工企业和科研机构发起攻击,此次锁定授时中心,显示出其战术转向民用关键节点。
授时中心位于西安,虽然定位民用,但支撑着整个国家的信息化运转。美方选择这里,正是因为破坏成本低、恢复难度高,且能放大连锁效应。
![]()
授时中心的核心是原子钟组,国内规模最大,世界第三。通过铯原子喷泉钟等设备,与国际原子时保持3纳秒以内偏差,贡献权重全球前三。
早期原子钟精度有限,1955年英国铯束钟开启新时代,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现已掌握光晶格钟技术,稳定性提升数百倍。这种进步让北京时间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美方攻击正是要斩断这一命脉。
美方入侵分为四个递进阶段。
第一阶段从2022年3月25日开始,利用境外品牌手机短信服务漏洞,控制10多名授时中心工作人员的终端。
漏洞针对彩信协议,无需用户交互即可植入后门,窃取通讯录、短信和登录凭证。这种零日攻击比传统钓鱼高效得多,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
![]()
第二阶段于2023年4月18日展开,美方用窃取凭证反复登录中心电脑。
攻击时间选在北京时间凌晨,模拟正常维护流量,避免触发警报。通过端口扫描和横向移动,美方绘制出内部网络拓扑图。这一步从情报收集转向侦察,体现了专业化分工。
第三阶段从2023年8月持续到2024年6月,美方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启用42款特种武器。
高强度轰炸多个业务系统,这些武器包括扫描器、注入器和持久木马,模块化设计支持实时变异。尤其在嫦娥六号任务期间,攻击流量激增,意图干扰高精度时钟同步。1微秒偏差即可导致月球探测器位置偏移30米,凸显美方对航天领域的精准打击。
![]()
第四阶段,美方试图将破坏程序预埋进高精度地基授时导航系统。这种“休眠式”木马在战时激活,能制造时间偏移。
相比2010年伊朗Stuxnet单一病毒,此次行动体系化,覆盖全栈渗透,破坏后需重置整个钟组,耗时数月。
授时中心的重要性在于时间基准的渗透性。现代社会,一切数字化系统依赖纳秒级同步。通信领域,5G基站需50纳秒内对齐,偏差导致信号重叠、通话中断。金融高频交易时间戳精度达100纳秒,微秒错位引发订单混乱、市场崩盘。
![]()
电网是最脆弱环节。全国电网互联,变电站保护继电器靠精确时钟协调。1毫秒偏差即可触发误跳闸,华北负荷中心瘫痪,连锁波及华东,造成大面积关闭。恢复需手动比对国际钟,至少24小时,经济损失以万亿计。
交通系统同样命悬一线。高铁网络超4万公里,CTCS-3控制系统要求10微秒同步。时间乱序,信号灯错位,列车追尾风险暴增。京沪线日均2000列,一处事故即全国物流停摆。机场管制,航班间隔5秒,偏差超阈值导致空域封锁。
![]()
导航与国防更直接受创。北斗系统1微秒地面偏移百米,导弹惯导累积误差分钟级。航母编队协同失效,潜艇定位失真。
1991年海湾战争,美爱国者导弹因0.343秒时差,未能拦截飞毛腿,28名士兵丧生。那是秒级粗放,如今纳秒战场,破坏力呈指数放大。
美方攻击民用设施,公然违反国际法《联合国宪章》和网络空间公约。授时中心非军事目标,却被当作“软肋”。这反映美方霸权思维,将网络战视为不对称优势,意图在潜在冲突中先发制人。
![]()
国家安全机关通过流量溯源和技术逆向,完整掌握攻击链条。
2025年10月19日公布细节,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布报告,详解42款武器特征。10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强烈谴责,要求美方立即停止。
事件后,授时中心运行稳定,UTC偏差保持3纳秒内,无任何中断。美方阴谋破产,推动我国网络安全升级。关键岗位终端实现国产化,行为基线检测和蜜罐系统全面部署。原子钟组扩容,备用链路冗余提升10倍。
![]()
此次事件警醒全社会,境外设备隐患巨大。手机作为攻击入口,暴露供应链风险。国产操作系统和芯片加速普及,防护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猎杀。
未来,我国将深化时频技术创新。光晶格钟精度达6000万年不差1秒,未来量子钟将定义新时代标准。美方攻击只会加速这一进程。中国网络长城坚不可摧,任何入侵者都将碰得头破血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