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洪炼杰)近日,为有效治理中山北路杭州中心商圈周边重点路段共享单车潮汐式淤积、停放无序的突出问题,在杭州市轨道交通运行和公用事业保障中心的统一部署与指导下,拱墅区天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创新工作模式,联动共享单车企业及杭州中心大厦物业,构建“政-企-物”三方协同机制,开展了一场卓有成效的专项整治行动,使该区域的停车秩序与通行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
▲政-企-物”三方工作人员在杭州中心大厦路面现场开展联动治理(摄影:王斌)
杭州中心商圈作为城市繁华地带,人流量与骑行需求巨大,早晚高峰期间共享单车大量聚集,极易超出泊位承载能力,导致车辆淤积占道,既影响市容观瞻与市民通行,也存在安全隐患。面对这一管理痛点,天水街道并未采取简单化的“一清了之”,而是深入调研,精准把脉,推动多方共商共治。
![]()
▲杭州中心大厦路面单车秩序日常淤积现状(摄影:王斌)
本次整治行动聚焦源头疏导与精细化管理,推出了四项核心措施:
一是科技赋能,优化电子围栏。协调共享单车企业,共同对商圈周边的电子禁停区范围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更精准地引导骑行用户在指定区域内规范停放,从源头上减少乱停乱放现象。
二是强化运维,应对潮汐需求。指导各单车企业增派路面运维人员,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清运调度机制。针对早晚上下班高峰形成的潮汐式用车特点,及时对淤积车辆进行分流转运,对空缺点位进行车辆补充,确保动态平衡。
三是执法保障,腾退公共空间。安排路面执法队员加强巡查,对少量存在的个别车辆占道、以及其他非机动车违规停放问题进行及时劝导和搬离,为非机动车泊位腾出更多有效利用空间,保障道路畅通。
四是盘活资源,开辟临时点位。积极协调杭州中心大厦物业,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在特定时段提供部分内部空地作为共享单车与非机动车的“临时中转站”和“应急疏散点”,为极端情况下的车辆分流提供了宝贵的缓冲空间。并安排美团单车对该点位秩序进行日常的巡查维护,发现异常问题及时上报并联动处理。
![]()
▲杭州中心大厦周边开辟共享单车及非机动车辆推荐停车点位(摄影:王斌)
通过上述“疏导结合、多方联动”的组合拳,杭州中心商圈周边长期以来令人诟病的共享单车淤积问题在短期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与解决。现场可见,单车停放整齐划一,道路通行顺畅安全,市容环境焕然一新。
天水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次成功实践。未来,街道将巩固此次整治成果,并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持续为市民营造一个整洁、有序、便捷的绿色出行环境,以实际行动护航杭城的低碳出行事业,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与生活品质。
责任编辑:韩璐(EN05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