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G1151次从南阳东去广州南的旅客多半有过这样的困惑:高铁在襄阳东站停下后却迟迟不开行,广播里播放 “列车即将换向” 的通知后,便是长达22分钟的等待。类似的场景在我国其它站点也有出现,高铁换向为何成了部分车次的 “必修课”?那些看似漫长的等待时间里,究竟藏着怎样的逻辑?
一、换向不是 “掉头”
多数人对换向的理解停留在 “列车掉头” 的认知里,行业内更准确的说法是 “换端运行”。
换向时,工作人员一般会在10-15分钟内完成全车座椅的方向调整,确保座椅与新的行驶方向一致。因为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小桌板的受力方向,都需与列车运行轨迹精准匹配,否则易引发乘客眩晕。当然,目前多数350公里时速动车组已普及自动座椅换向系统,通过集中控制可将调整时间压缩至5分钟内。
![]()
高铁座位换向
与此同时,司机需从当前驾驶室快速转移至另一端,对车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重新设置行车安全装备,这个过程被称为 “换端作业”。铁路部门规定高铁司机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 4 小时,换向站点也常成为司机交接的节点。调度数据显示,仅司机换端和设备核查的标准时间为10至15分钟,若遇上客流高峰,还需叠加清洁车厢、补充饮水等作业,等待时间自然延长。
细心的乘客会发现,换向的同时车次也悄然变更。比如合肥南至上海虹桥的G7725次在铜陵站换向时,车次会变为G7728次;临沂北至大连北的G391次更是在曲阜东、天津西等站三次变更车次。这主要是铁路系统 “向京双号、离京单号” 的运行规则,当列车因换向改变上下行方向时,车次必须同步调整。
![]()
座位换向示意图
二、为何必须换向?
跨线运营的线路衔接是最主要的原因,G1151次的两次换向就是很好的例子:列车从郑万高铁进入襄阳东站后,需通过联络线转入汉十高铁,但两条线路在车站同侧接入,只能通过换向实现线路切换。而汉口站后,汉十高铁与京广高铁的联络线再次处于同侧,这就需要列车进行第二次换向。这种 “被迫折返” 的背后,是早期线路规划中联络线建设不足的遗留问题——郑万高铁与汉十高铁的衔接设计,未能充分考虑跨线列车的直向通行需求。当然,未来随着武汉枢纽直通线的建设,武汉地区的换向问题有望解决。
列车交路的优化设计则是另一重考量。铁路部门将列车运行区间划分为长交路、短交路等模式,长短交路的组合运用往往需要在中间站换向。比如临沂北至大连北的G391次之所以三次换向,正是因为其运行路线涵盖日兰、京沪、津秦等多条高铁,需通过中间站换向匹配不同区段的交路规划。
![]()
换端运行
线路制式衔接也会导致换向需求。比如G2131次从长沙南出发后,在铜仁南站换向进入铜玉铁路,并非源于跨局管辖,而是因为铜玉铁路作为区域支线,其线路曲率、信号制式与沪昆高铁存在差异,需通过换向调整列车控制参数。该站作为成都局集团管辖的沪昆高铁入黔第一站,列车换向时仅需完成线路适配核查,无需交接行车控制权。
四、换向时间正在缩短
尽管换向是当前路网格局下的必然选择,但优化也在进行,换向等待时间正在逐渐缩短。
比如泸州至广州南的高铁在2024年调图后,通过优化自贡站的作业流程,将换向停留时间控制在18分钟,比此前缩短了近10分钟。贵阳通过修建贵阳北站与贵阳东站的分流线路,从根源上避免了部分跨线列车的换向需求。而武汉枢纽直通线的建设,未来将彻底解决汉十高铁与京广高铁的衔接难题,届时G1151次这类车次无需在汉口站 换向 。
![]()
高铁
另外,自动座椅换向系统的普及的同时,智能调度系统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投入使用,能提前48小时规划站台资源,将列车等待轨道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CTCS-3级列控系统的优化进一步压缩了设备切换耗时,为换向作业 “提速” 提供了技术支撑。
而运营模式的创新也在发挥作用。济南局在G391次的运营中,采用 “长交路分段调度” 模式,将三次换向的作业内容提前分解,在曲阜东、天津西等站点实现 “平行作业”—— 司机换端与座椅调整同步进行,补水与餐食补给错峰开展,使单次换向时间从18分钟压缩至 12 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从 “四纵四横” 到 “八纵八横”,中国高铁用十余年时间建成了全球最庞大的铁路网,换向等待正是这种快速发展中,技术、运营与规划相互适配的印记。未来随着沿江高铁、呼南高铁等新线的建成,那些 “折返等待” 终将成为历史。
本文由@铁路叨叨嘴 原创,欢迎关注,让我们一起关注中国高铁、铁路规划建设情况!(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